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业态的影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此次会计准则的调整是在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同时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将对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即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针对我区现状,房地产企业是我区支柱产业,新的会计准则的施行对地产公司带来的实质性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新会计准则增加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将影响园区类企业,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租金收入来获得长期收益,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上市公司的当期净利润。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可见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产。
同时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意味着地产公司可以对两种模式进行选择。
考虑到园区类投资性房产的公允价值都高于成本价,如果采用公允计价,拥有投资性房产的企业当期净利润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第二、新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的规定,将影响持有长期未开发土地储备的地产公司的当期净利润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应当开始资本化: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如果严格按照这一规定执行,那么地产公司长期未开发的土地储备所包含的借款费用将不能再资本化,这样如果这部分支出计入财务费用,会极大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当期利润。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则要求披露资本化率和利息资本化金额,这有助于了解地产公司的融资状况。
第三、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方面的规定,对可能隐藏利润的房地产行业影响较大
盈利上升,多计提跌价准备;盈利下滑,再将跌价准备冲回,这曾是上市公司调节盈利的手段之一。但会计准则变动后,上市公司不能冲回上述准备。因此,对于一些已经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隐藏利润”的公司而言,则可能会赶在2007年1月1日之前,赶紧将减值准备冲回。从实际公司计提的跌价准备来看,许多公司的跌价准备都超过净利润1倍以上,往年可能隐藏利润的房地产行业有可能在今年转回部分跌价准备,从而极大地影响当期净利润。 
第四、合并报表侧重实体理论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特别是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