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促进河南新崛起的新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河南未来的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同时也存在严峻的挑战。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河南要利用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找到其在经济运行中的定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选择新思想、新战略,在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河南新崛起面临的机遇
  (一)河南发展取得的成就
  河南经济规模的总量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前移,在中部地区的领先优势更加明显。河南的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粮食产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总量指标一直保持着中部地区首位。
  (二)河南发展面临的机遇
  河南经济社会基础坚实,合作发展平台宽阔。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迅速发展的工业大省。国家投资巨大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铁路客运专线等重大建设项目在河南相继开工,使河南的发展后劲日益增强。河南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是沿海地区产业由东向西梯次转移的重要连接带和桥头堡。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熟练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另外,近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一个“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河南,必将在中部率先崛起。
   ��二、河南新崛起面临的机遇
  实事求是地认识河南省情是选择促进河南新的发展思想和新的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河南是自然资源大省,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不高,低效率开发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严重。近年来虽然河南农民收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尽管河南已经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跨越,踏上了建设经济强省的新征程,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与沿海等先进省份相比呈现出的“凹地”现象还十分明显。实现由大到强的新跨越,在促进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不仅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还必须使我省经济发挥出更强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河南具有相当深厚的工业基础,工业门类较齐全,但是其工业化的总体水平不高,支柱产业的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比较艰巨。
  实现河南新的跨越和崛起,在新形势下要振兴河南经济,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立足现在,又着眼未来,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够扬长避短的新的经济发展思想和战略。
   ��三、实现河南新崛起的新战略
  要实现河南的新跨越、新崛起,必须重新疏理发展思路,重新牢记发展观念,重新考察所处的方位,重新制定发展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针对河南加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依据新思想,本文提出了促进河南经济新跨越、新崛起的多产业带动协调发展战略,消费拉动战略和 “出口” 、“引进”双带动的发展战略。
  (一)多产业带动协调发展战略
  河南具有相当深厚的工业基础,工业门类较齐全,但是其工业化的总体水平不高,支柱产业的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比较艰巨。针对此情况,河南必须实行四条腿走路的协调发展战略。
  (1)“大厨房”发展战略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河南要在农业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使河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大厨房”,不仅供给优质农产品,而且直接供应绿色食品。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通过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从而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让农业真正成为一个强省富民的产业。
  河南农业产业要一步步“升级”,争创绿色市场,打造居民“放心大厨房”。就要一方面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扩大优良品种的覆盖面,种养出更多更优的无污染、高品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扩大农产品的加工规模,以营养、健康为本,改进加工方法,提高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全国人民生产出高质量的绿色产品。
  (2)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重点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战略
  当前,河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正面临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国外资本正在加速流向服务业;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服务业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三是消费结构转型正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四是我省第三产业发展已具备相当基础,发展空间巨大。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我省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第三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以科技、教育为重点,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保证河南崛起战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省应动员全社会加大对地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在财政预算安排时,更多关注并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需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帮助高校化解因快速发展所造成的债务压力。同时要加强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使河南的科技教育等文化事业有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要提高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育质量,保证升学率;确保适龄儿童都能入学;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依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增设新兴专业,淘汰过时无用的课程,提高河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统筹城乡教育,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投入,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在认真实施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免杂费、补贴寄宿生活费的规定的基础上,加快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加快农村普通高中的建设进度,争取城乡同步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引导未升入高中、大学的农村学生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校)学习。
  (二)消费拉动战略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多,消费市场大,是我省的一大优势,因而应开辟消费市场,实施消费拉动战略。在城市,重点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减少低收入者比重;在农村,重点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开辟广大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差距。
  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农村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帮助农民增加来自农业内部的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工农差距;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市场建设、发展配套服务等途径,有计划地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差距。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预期、培育消费热点。重点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开辟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河南经济的新崛起。




  在开辟物质生活消费市场的同时,还要拉动广大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市场。加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核心,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农户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三)“出口”和“引进”双带动发展战略
  当前,在世界金融危机、出口萎缩的情况下,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极好机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明确的道路。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市场成为河南经济发展强劲的拉动者。
  (1)“出口”带动发展战略
  “出口”包括商品输出、劳务输出和资本输出。河南不仅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农产品丰富。河南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商品输出的规模并提升出口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办企业,生产有中原文化特设的产品和服务。河南劳动力丰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把我省的“出口”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出口”战略来带动经济发展。
  (2)“引进”带动发展战略
  “引进”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引进,即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区域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经济联系,引进包括从国外引进、境外引进和省外引进。河南应积极抓住“西部大开发”所创造的历史机遇,利用所处中部、位于我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桥梁地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的引进,提升河南在经济发展战略推移中的经济地位,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应利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机遇,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实现河南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