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谈401k计划对股市的影响

一、401k详解
  1、什么是401k
  美国“401K”计划,指的是 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新增的第401条K项条款,该条款规定了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用以取代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企业提供若干种证券投资计划供雇员选择投资。企业和雇员的缴费和投资收益免税,只在领取时征收个人所得税,雇员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金额取决于缴费的多少和投资收益状况。
  简单来说,美国的401K非常类似于我国的企业年金。401K由企业自主发起,该企业员工可自愿决定是否参加。决定参与的员工决定每月缴入401K账户的金额,而企业则会根据自身效益的好坏来对员工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充。同时,企业将选择401K账户可以投资的金融资产,员工则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等来自由地将账户内金额投资于特定的金融资产。由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仍然暂时免税,而损失则由员工自身负责。另外,401K账户中的资金一般不可提前支取,法律规定居民需在达到59.5岁之后方可开始提取该账户中的资金以供养老之用,违反该要求的提款部分将受到额外的罚款。
  401K计划可以投资于股票、基金、年金保险、债券、专项定期存款等金融产品,雇员可以自主选择养老金的投资方式。与给付确定型计划相反,其投资风险由雇员承担。通常,美国大公司的雇员更愿意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
  2、我国企业年金与401条款的区别
  “401K”计划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企业与雇员共同出资建立的一种养老金计划,因此其内容十分类似于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税收激励程度的不同。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劳动者给养老金的供款,通常对401K账户基金提供税收优惠。当其账户年存款额不超过1.05万美元时可延期纳税,雇员和企业存入401K账户的资金从税前收入中扣除,即国家允许企业的这部分缴费直接计入成本,企业给员工的存款可以按工资的15%获得税收扣除;账户基金投资收益也不缴税。只有等雇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从账户中取款才缴税。
  401K账户实际上起到了延迟纳税的优惠政策作用。而我国的税法制度对企业年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省市有自己的优惠政策,但是总体上看,优惠幅度较小。因此如果国内参照“401K条款”的做法,那么,企业和职工执行年金制度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而企业和职工积极性提高后,企业年金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必将更强。
  
   二、养老金规模大幅增长、制度改革或能推动中国版401K
  中国版401K计划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05年6月27日,当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司时提到中国的资本市场要借鉴成熟市场的一些做法,如美国的“401K条款”、香港的“margin”,从而引起了市场人十的关注。而目前,根据多家报刊媒体的报道,证监会已加快中国版401K计划的研究论证工作。近期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也在有关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当前相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养老金制度变革与资本市场发展互动关系的重要性,并以美国401K计划为例,建议我国应不断完善税收优惠制度,大力推动企业年金发展。
  国研网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0日,预计全年5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7%;总支出1.8万亿元,增长21.5%。预计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8亿人、4.68亿人、1.42亿人、1.74亿人、1.38亿人。截止2011年上半年我养老保险总收入已经达到10520.4元。然而从收益率方面而言,社保金整体收益率不到2%,主要投资道为银行储蓄和债券,社保基金的益率和投资渠道有待提高。
  我国养老金总量已颇为客观,但受历史成本和制度约束的影响,如此巨资锁于为数众多的地方财政手中,投资标的仅为定存与国债,收益率仅与通胀水平基本持平。一面是老龄化日渐明显的社会,依赖于养老金的人群将逐渐庞大,而在职职工群体的现时缴付恐将越来越难以应对离退休人口的养老金需求。但另一面却是大量资金无法追求增值,相信这种局面必然不能持久。
  401K计划令众多对资金翘首以盼的投资者有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应该认识到401K对于中国并非新生事物,企业年金正是美国401K在中国的个翻版。一夜之间,养老金巨资似已在门前,资金之困或可瞬间消融。
  养老金如果得到释放,进入国内的股市那会是怎样呢?
  
   三、401K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历史经验分析
  1、401K对股票市场短期走势的影响
  美国的401K计划于1978年11月6日提出,但是正式出台是在1982年1月1日,计划推出后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出现小幅上涨,正式出台后又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上涨。澳大利亚的超级企业年金计划的正式推出是在1992年7月1日,推出后市场延续前期走势出现下跌,半年后出现反转。日本在2001年6月推出确定缴费型养老金(即日本401K计划)并在2002年4月正式生效。2001年推出后市场依然延续下跌趋势,到2002年3月市场才开始小幅反弹,4月政策正式推出后市场依旧延续前期走势,继续上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401K计划推出后,各国股票市场对此反应不一,而考察当时各国经济背景发生了一些变化。
  1972年美国股票市场进入20世纪后的第二次整理和震荡阶段,随后1973年第次石油危机爆发,美国的经济又进入滞涨阶段。面对出现的种种经济问题,政府实行低利率以应对滞涨危机而后又实行税收改革,最高边际税率由69.125%下降到50%,70年代末美国的整体经济开始逐步恢复。鉴于401K计划推出时美国经济已出现好转迹象,因此不能简单认为401K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1992年澳大利亚政府大幅度降息,并在此之后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结构改革和调整,我们认为澳大利亚的股票市场从1992年开始出现上涨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于整个国家经济状况的转好,养老金入市的推动作用有限。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历了资产泡沫破裂、通货紧缩和经济大幅衰退,日本股市也随之出现萧条。而短期内,养老金入市对股市的走势并无预期一样有较大的影响,股票市场也没有因为养老金资金的进入而出现上涨。
  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三个国家养老金入市的经验来看,虽然美国在401k计划推出时股市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可以认为这走势主要是受经济基本面改善的影响,再加之计划推出之前市场对此已有预期,因此401K计划正式推出对股市的影响较小。由于市场对此已提前有预期,计划实际推出对市场的冲击并不大。
  2、401K对股票市场长期走势的影响
  股市在长期中主要受基本面的影响。对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和EPS的走势,股市与EPS的长期走势的相关性非常明显。
  401K计划出台后各国股市长期走势来看,美国和澳大利亚股市在十年内都有较大的涨幅,日本股市依旧延续前期走势震荡盘整。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在推出之后出现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养老金对此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股票市场作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对实体经济的运行有着良好的反映。因此个人认为养老金对此的影响是有限的。另外在90年代中期资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的经济出现衰退,房地产市场崩溃,财政出现严重的危机,到98年日本的经济达到低谷。尽管后来日本的经济出现慢慢的好转,在没有发生大的变革的背景下,由此判断日本的养老金入市对股市的走势并无影响。
  3、401K对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影响
  股票市场投资者主要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其中个人投资者指拥有投资资金较少,且经营的全部是自有资金的投资者,也称为个体投资者或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是指拥有大额投资资金的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商业保险公司、社会保险公司等等。
  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共同基金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401K推出可以壮大机构投资者阵营,增加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从而改变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4、401K对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
  通过对推行401K计划的三个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短期401K计划推出后各国股市波动率表现不一,除了美国上升之外,澳大利亚和日本短期波动率都出现下降,但是美国的原因主要是预期充分的结果。而长期来看,各国股市的波动率都没有发生变化。401K政策的出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对股市的波动率都没有影响,短期内市场预期已消化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所以影响并不明显,股市长期的波动率将维持在前期的水平不变。
  
   四、结语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401K计划并不是一个能左右股市正常发展的因素,市场上对引进美国401K养老金体系的理解上多少有点误解。中国的股市有其独特的运行方式,与其期盼中国版401K计划能为市场带来牛市行情,不如改革落实新股发行制度、 再融资制度和分红制度等更实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