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论我国服装业品牌建设

自2011年以来,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面对众多困难:国际市场需求萎靡不振、国内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货币政策造成企业信贷紧缺、通胀对消费产生抑制等等。2012年是中国服装行业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更是中国服装品牌重获新生的分水岭。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中,中国服装品牌需要以市场化为动力,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品牌运作水平。
  
   一、我国服装品牌经营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却不是服装强国,整体上还处在品牌初级阶段。目前中国服装产业正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洗牌加速,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东南沿海省份服装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西部地区的则显得非常的落后,地区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仅停留在在价格、款式等比较低层面上,没有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加之中国服装配套产业历史有限,没有时间的积淀和内容的负载,还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强势品牌。
  中国服装行业目前的驰名商标还不多,在国际上没有叫得响的服装品牌。虽然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但还只有几个有限的中国驰名商标,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没有规模,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也有些国内品牌在国外建立了设计公司和生产工厂,但因为在国际化品牌的开拓手段等方面还是初学者,在品牌国际化方面遇到不少困难。
  
   二、现阶段我国服装业存在的问题
  1、错误理解“管理结构的扁平化”
  有些服装企业在管理结构上不分是局部市场还是全国市场,统统采用扁平化的做法。如果面对的是局部市场,由于范围小,那么数十家、上百家终端都可以做到非常的扁平;但如果面对的是全国市场,要做全国性的品牌,采取统一的扁平化管理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扁平化结构虽然减少了中间环节,命令可以直接到达,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如意。全国性品牌做扁平化,必须有庞大的终端,否则终端和总部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
  2、对消费者的认识不够
  多数服装企业对市场和客户变化响应迟钝,没有多花些时间了解企业的目标人群。现在是转型经济时代,消费者需求变化也快,服装业要迎合消费者的变化,从消费者的身体、心态、情感出发,把握消费需求,把握流行趋势,找准自己品牌的定位。
  3、为品牌而品牌
  企业经营者必须明白,品牌只是营销工具,不是终极目标。在品牌建设上面应该有严格的规划,预亏性的品牌建设投入是必须的,但绝不是无条件的,杜绝为品牌而品牌的现象。
  4、洋品牌真假难辨
  假洋牌子,国内一些品牌在创建之初特意跑到国外注册一个商标,或者是将公司注册地选在国外一些不知名或知名城市的某一个不知名的角落,然后起一个洋名;洋设计师,国内服装界的大师们大多都有自己的英文或法文等名字,以此提高自己设计的服装的“含洋量”;洋营销,在品牌宣传中使用洋MODEL。
  
   三、对我国服装业品牌建设的建议
  1、合理规划营销渠道
  服装企业建立高效规范的营销渠道是维护品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服装作为一种跨地区销售的商品,在企业的营销渠道中应包括各级代理商、中间商、销售终端和辅助机构(如运输公司、独立仓库、银行和广告代理商)。在进行渠道设计时,既要使服装营销渠道向扁平化发展,尽量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也应向多样化发展,根据企业实力和市场容量等调整渠道的长度和宽度。服装企业发展离不开与各级渠道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如能向渠道成员提供及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渠道成员在获利的同时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也将得到进一步促进,资金回笼也必然加快。
  2、细分品牌市场
  根据地理细分、人口细分、行为细分、心理细分等常用的消费者市场细分方法,进一步细分目标市场、细分消费群体, 将品牌的产品线、产品类别进行延伸,寻找品牌的成长空间,在区隔目标市场与目标消费者时,完成品牌定位。定位是多维的而不是平面的,定位不是单纯地细分,而是在锁定的领域里抢占到市场第一。
  3、挖掘品牌文化
  服装企业应抓住企业品牌文化和内涵构建品牌,赋予品牌新的灵魂。服装品牌既是服装个性精神提炼又是服装特性的概括,它不是服装本身却又是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载体。文化内涵透过产品的整体形象,清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并不抽象、玄远。品牌中没有文化的积淀如同人没有思想一样,因此把产品差异化与中国文化结合能快速区隔市场并成就品牌。
  4、创立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服装品牌中最能体现差异、最活跃的部分,是品牌定位的深化。只有鲜明的个性,才能成为瞩目的焦点,越是个性的东西,越能让人记住,引发共鸣,建立彼此长久的关系。产品通过差异化,就能获得价值最大化和保持产品的先进性。运用品牌战略区隔市场,从市场的原点上进行分类,可以跳出与假洋品牌竞争的“红海”。
  目前中国消费者消费水平已逐步上升,开始欣赏品牌的品质、品位、文化。服装产业要一方面狠抓产品质量,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市场消费需求的脉搏,适销对路,创立品牌个性,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只有那些勇于创新和开拓的企业才能成功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