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保障问题及其改善意见
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高新科技,把其成果转化为企业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利用其研发结果进行产品的生产,开展经营活动。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企业的研发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萌生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种趋势也在逐渐加强。从国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的兴起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必经的道路。
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是在国内刚兴起,并不成熟,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仍在使用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影响企业价值的财务保障体系没有得到管理层的重视。本文根据高新企业的发展特征,结合企业经营特点,揭示了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财务保障体系问题,并对如何提高财务保障体系在企业价值创造的地位提出了参考意见。
一、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财务保障问题
1、前期资金需求大,融资困难
高新技术产业在前期主要从事新技术的研发,在前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受自有资金的限制,企业必须依靠外部融资获得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的研发失败风险较大,即使研发成功,要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将产品打入市场,除了难度大以外,时间也较长。此外,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兴起不久,公司管理和经营发展体系不完善。这些特点让商业银行将高新技术产业定义为高风险客户,对其放贷门槛较高。虽然国家有意扶持,但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高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性、信用额度低、无形资产比重高、缺乏可抵押性资产等特点。这些决定了在资本结构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债务性融资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短期借款,公司债券等融资方式采用较少。企业成长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每个阶段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生存环境的都不同,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不同,企业应该根据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合理的安排资金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成熟导致了企业管理层对自身所处生命周期认识的不足,没有制定一套长远的资金配置体系,财务计划比较混乱,因此,高新技术产业有资金利用率低、成本高的扭曲特性,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绩效评价难,激励机制不健全
技术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能够形成企业价值的大部分都是无形资产。在研发阶段,技术的研究程度很难判断,而且最终能否转化化实体产品也未知,导致无法预测投资收回期。因此,不同时期绩效评价工作是个很大的难题。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到投产到进入市场,周期性比较长,某项技术研发成功后,对研发人员进行奖励,产品入市后失败,企业要承受多方面的损失。减少初期奖励,会降低研发团队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导致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合理的激励机制的建立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摸索和试验阶段,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保障的对策
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要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重视新科技的研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情景,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它的投资价值。此外,对政府而言,中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高新技术产业将是重要的一环。对此,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为了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保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不同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
高新技术企业首先要明确在不同时期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可以借鉴成功企业发展经验,判断自身的生命周期。在明确生命周期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财务战略,合理的分配资金。在创立期,研发工作对资金需求较大,但由于企业还没有自身的产品,没有利润来源,此时,应该以自有资本为辅,外部融资为辅,减少企业的还款压力。在成长期,企业的研发成果已经投产,对外销售形成利润。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要扩大外部融资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灵活选择融资方式,多种融资方式并行,例如银行借款、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债券,上市筹资等等。此时,企业处于上升期,前景较好,外部融资一般都比较容易。在成熟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比较稳定,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已基本饱和,企业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可以偿还部分借款,减轻不必要的利息负担,增加企业利润。在衰退期,原有的技术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产品开始推出市场。此时,要集中资金优势,研发新的技术,力求在生产力上有所突破,争取创造新的局面。
2、建立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特性决定了它的财务管理方式与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存在差异,要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运行。一方面,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没有把无形资产作为核心内容对待。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产生的研发能力、专利权、版权等这些无形资产上,这是它的灵魂价值之所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就要以无形资产为核心进行制定。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模式没有把人力资产纳入核算范畴,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以知识为基础的各种无形资产归根到底是由对人力资产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部分。此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利润分配的问题上忽略了知识资本所有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主要靠知识支撑,其次才是资本的支持。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应公平对待知识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最后,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完善激励机制,可以建立以技术入股、股权激励为主,现金奖励为辅的奖励体系,既避免了当前资金的大量支出,又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被作为评判一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缺陷。虽然,目前中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已经采取了税收优惠、贷款利息优惠等政策,但普及度还不够,很多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而被扼杀。政府部门在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同时,其保护政策要能及时有效的深入到企业中去。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社会与经济地位,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以防现有研究人员的外流。企业要积极与政府合作,了解政策的动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增加企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三、结语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转化为高科技的媒介,是科技成果变为产品的核心,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兴衰。为了保证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首要解决的就是财务问题。有了正确的财务战略,财务有了保障,研发工作才能正常运转,研发成果才能成功的转化为产品。这个过程仅仅靠企业内部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