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文化软实力优化滁州市投资环境
一、滁州市投资环境概况
滁州市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地处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皖江开发的龙头地带,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滁州交通便利,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境内,各级公路沟通区内外;境内滁河直通长江;航空就便利用南京、合肥机场。滁州盛产多种农副产品,是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长江北岸重要的畜禽养殖基地。滁州市矿产资源量大品高易采,目前已发现和探明的有50多种。
滁州市具有土地、区位、自然环境等比较优势,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招商引资,要招商引资,就必然涉及城市的综合性竞争优势对投资方的吸引力。从2008年以来“大滁城建设”的进度来看,在城市发展的硬件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在土地面积、自然资源和经济力量等这些“硬实力”较难改变的情况下,就必须通过提升城市软实力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投资环境关系探讨
1、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相关内涵
“软实力”(Soft Power)是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即通过吸引,而不是以强迫或收买为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能力。它来自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及政策对他国、他人的吸引力。
城市文化软实力包括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以城市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新力,以城市文化传播为核心的文化辐射力,以聚集民意为核心的城市凝聚力,以城市特质和历史遗存构成的城市识别力,以及由城市品牌、形象等构成的城市影响力。
2、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投资环境的关系
从投资者的要求看,不仅仅看城市的优惠政策,还要看城市是否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文明的社会秩序、优美的市容环境。除了投资的天时、地利,投资者更为看重的是“人和”,也即通过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带来人的素质提高的。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可以带来城市环境的大优化、市民素质的大提高,展示城市的良好面貌和人文气息,使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全可以转化为招商引资蓬勃开展的强劲动力;而招商引资的不断推进,能为经济建设和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三、抓好文化软实力提升和优化投资环境的有效结合
1、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滁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强调打造“务实兴滁、厚德载州”的滁州城市精神。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政府从根本上转变对文化的漠视,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完整的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城市发展阶段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立法进程。
2、营造功能完善的硬件环境
完善的硬件设施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要分清轻重缓急,从最密切的项目抓起,加快建设进度,改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以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硬件环境让投资方心动。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城市景观建设,绿化、美化城区。同时,抓好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3、营造舒适和谐的人文环境
2011年9月滁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发展,增强竞争软实力;开展“1131”行动,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滁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代表的帝王文化,以欧阳修、吴敬梓为代表的文人文化,还有以路东、路西抗日根据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琅琊寺、龙兴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琅琊山、女山湖为代表的山水文化等,这些都是文化软实力建设可以依托的宝贵人文资源。通过扎实的文化建设,可以使滁州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让投资者在滁州安居乐业。
4、营造文明规范的社会环境
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增强城市吸引力、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营造文明规范的社会环境,必须始终突出以人为本这一主题,把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作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以当前滁州较为突出的交通秩序和小商店门前环境及其他公共场所行为为重点,要坚持德法并举,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市民行为,塑造城市形象,创造和谐投资环境。
5、大力营造舆论氛围
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宣传舆论工作肩负着重要使命,要开动宣传机器,完善强化措施,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一是突出宣传重点。挖掘滁州的悠久历史文化,把历代名人的“敢为天下先”、“热爱山水的和谐文化”、 “建功立业报效桑梓”和当代小岗村精神等融铸到 “务实兴滁、厚德载州”的城市精神之中;二是有效宣传滁州形象。在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载体,重点借助传媒、文化、企业、旅游等渠道合力打造滁州形象,通过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水平,提升软实力营建良好投资环境,进而拉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