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社会责任 表现 原因 建议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
1、在企业并购发生时,小股东的利益很难得到保护
大部分企业并购是购买其他企业的股份,取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或经营权,企业往往只顾及企业自身利益,在作决策时,不将可能会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考虑在内。对并购企业而言,并购的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工程。尤其是那些专以投机方式猎取目标公司进行“剔肉式”的恶意并购,总是以损害小股东利益为结局的,导致公平公正丧失,同时促成新企业强大的经济势力和市场支配地位,而使中小企业丧失公平竞争甚至是市场准入的机会。
2、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企业有时会侵犯员工利益
一方面,我国目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劳动合同鉴定率还不到20%,个体经济组织更低,大部分劳动合同的期限在一年之内。而且很多合同的内容并不规范,合同中有时还存在霸王条款。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对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很不重视,劳动生产安全形势严峻,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3、我国许多企业为追逐经济利益,作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1)质量安全问题。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民营企业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地弄虚作假,欺骗广大消费者,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不绝于世,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企业道德。
(2)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吸引顾客,经常在广告上做些手脚,比如夸大产品的功能、广告用语表达模棱两可、利用“名人效应”以及做虚假的承诺等欺骗消费者。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1、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些失误
中国主流经济学出于纠正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因承担过多的社会道德伦理责任而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强调企业经济责任。理论上的偏颇使得经济实践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没有引起社会多个方面应有的关注。再者,法律法规的规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今,我国仍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作出系统规定。
2、企业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意识浅薄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相比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些企业无法真正在公司运作中承担和实现。当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有些企业往往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和故意逃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三、提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1、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为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依据
近几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程中,越来越多学者加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行列中来,大大扩充了研究这一领域的队伍。
2、完善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发挥法律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推动和规范作用
法律作为国家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具有崇高的权威,企业的行为也处于法律的监督之下。企业社会责任依靠国家法律强制力来执行,可使其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提高权威性,让企业的经营行为有章可循。
3、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要加强企业内部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让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为其创造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使企业认识到要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外环境,而这正是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创造的。要使企业内部加强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企业外部则要确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积极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中去,增加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应当让企业从高层到一般的员工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都树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