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析“农超对接”下农产品供应链的供需协调

农产品供应链 风险识别 协调模型
  一、前言
  近几年来生鲜农产品“产量不足”和“产量过剩”现象层出不穷,由此暴露出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说明了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方面的防范意识不过关。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和非线性的大系统,任何一个节点或合作伙伴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条的断裂,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供应链协调模式,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上各节点之间信息的运作达到整体最优并实现农超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二、“农超对接”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识别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针对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风险做了相关研究。陈硕把造成供应链不稳定的原因归咎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自身的脆弱性、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农作物产量不确定性及市场的变化;刘雪梅、李照男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主要来自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的运营、合作风险及农产品供应链的市场风险;张丽、杜子平、幕静探讨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的存在原因,主要是由于需求和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市场风险和自然环境所引起的风险。在定量研究上,刘乔、沈欣、孙栩运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产品供应链上的风险因素评估,表明农产品供过于求的风险;康彪列出了产量不足、生产过剩、价格波动等十个方面的风险因素,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和FLINMAP法来解决供应链上风险排序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供应链中需求和产量的不确定性严重制约着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为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友好合作,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本文将浅析如何协调供应链的生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
  三、农超对接下供需不平衡的协调模型
  研究机理:供应链是一种动态的联盟形式,若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很难使各企业紧密团结。作为“农超对接”模式顺利运行的核心超市,适当的增加农户的利润和转移农户的风险,可以提高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保障生鲜产品的供应稳定性与质量。
  农户、超市通过签订合作合同,确定最终的批发价格w0,及订购批量q0。
  为顺利实现农超对接,本文假定:
  1、当农户产量不足订购批量q0时,农户按照实际产出提供给超市,超市按实际收到量支付给农户,对于缺货部分,农户不承担后果。
  2、若产出超出订购批量,农户要以低于w0的价格w1为超市提供剩余产品。
  本文中的变量符号意义如下:
  P:零售商确定的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f: 农户投入农资的单位成本;
  cs:超市的投入的单位成本;
  e:农户的总投资量,它影响着总的产出;
  c(e):是关联e的生产成本函数,它为是e的增函数,设为c(e)=cfe;
  M:市场需求,分布函数为G(m),市场需求是价格的减函数。
  Q:农产品实际产出,分布函数为F(q),受季节和天气等影响为随即变量。
  Rf,RS,RC分别为农户,超市和供应链的期望利润表示符号。
  根据以上描述,本文把针对于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界定为考虑在合同条件下,农户和超市如何能在满足自己期望利润的同时满足供应链利润最大化这一问题。
  供应链的期望利润Rc:
  Rc=Rf+Rs (1)
  农户的期望利润Rf:
  Rf=w0E[min(Q,q0)]+w1E[(Q-q0)]-cfe (2)
  超市的期望利润Rs:
  Rs=pE[min(Q,M)]-w0E[min(Q,q0)]-w1E[(Q-q0)] (3)
  则供应链的期望利润为:
  Rc= Rf + Rs=pE[min(Q,M)]-cfe-csE[Q] (4)
  对于产出和需求都呈随机分布的“农超对接”模式,供应链的最优农户总投资量e*应该满足: (5)
  式中,cf+cs表示本供应链一件产品发生的成本总和,即单位投入;p表示农产品的单位产出量。由公式(5)得出供应链的最优农户总投资量越多,投入产出的比值越小。我们知道投入产出比值越小,收益越大。
  因此,当供应链风险较大时,供应链上的农户总投资量应该尽量减少。
  进而,将e*带入(1)式,可得供应链下的期望利润为R*C(e*)。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识别,提出了农超对接下供需不平衡的协调模型,旨在协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生产和需求的不平衡,减少“农超对接”合作风险,不断实现“农超对接”双方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