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财务风险;成因;预警;内控
一、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因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其实质是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受系统性及非系统性因素作用,使实际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背离,因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风险转变为损失,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利润分配四个方面,也就产生了相应的财务风险,具体如下:
(一)筹资风险
企业为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而使用借贷资金,但当借款利率超过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时,企业就会遭受财务杠杆反作用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投资风险
主要有投资结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投资组合风险以及有价证券的变现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收益风险等,因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导致投资报酬率低于预期收益率的风险。
(三)收入回收风险(信用风险)
企业以赊销等信用政策扩大销售时,当应收账款无法及时、足额收回时就会产生信用风险,造成坏账损失。
(四)利润分配风险
妥善处理企业发展同股东利益之间的关系,需根据通货膨胀、人力成本上升、股东投资回报需求、借款利率变动、现金流优劣等综合因素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以避免对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五)担保风险
为解决资金短缺,企业间相互担保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旦被担保方财务状况出了问题,往往殃及担保方利益,代被担保方清偿债务。
(六)汇率风险
随着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汇率的变动幅度愈加剧烈,这对出口导向型企业影响很大。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和企业外部原因两部分。
(一)企业内部原因
1、缺乏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健全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各部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缺少相互间的配合及协调;财会部门权责不明,会计部门提供的财务报表常常根据需要编制,用以配合反映企业管理层的意志而非真实的财务状况,加之或有事项、关联交易等表外事项未能及时准确披露等。这些状况对内造成财务分析资料的失真,引起对财务风险的误判;对外加剧企业信用环境恶化,破坏市场经济运行基础,影响企业的发展。
2、财务决策的失误导致经营管理不善
企业在财务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现象,例如在进行项目投资过程中,常常未能充分地评估、论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内外部环境对未来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盲目、草率上马,结果造成投资失败,产生财务风险。
3、缺乏融资风险意识,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由于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同、选择筹资方式不同,其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不同的。企业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以及还款期过于集中都容易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陷入财务困境。
4、赊销方式导致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政策,盲目赊销,会致使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因长期无法收回,成为呆账、坏账,对企业现金流造成严重危害。
5、资产缺乏流动性,现金流量短缺
存货大量积压,不仅增加管理费用,降低流动资金的比重,而且还要承担贬值、毁损的风险。同样,应收账款若不能及时回收,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企业现金流量的多少,流动速度的快慢,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等都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哪怕是盈利企业,如果不能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仍将陷入破产境地。
(二)企业外部原因
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通常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控制的。一旦遭遇突发性风险事件, 企业就可能因为业务萎缩、资产缩水或重大财产损失而陷入困境。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通胀、利率、汇率、油价等因素变动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1、理顺企业各部门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关系。如对于收入回收风险的防范,更多的依赖于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销售部门应加强对市场需求变动的调查分析,并及时反馈给产品研发部门,由产品研发部门不断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升级、创新,使之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加快存货周转率和提高资金使用率;同时,市场部门应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制定合理的商业信用政策,既不能为了扩大销售而滥用商业信用;也不能过于保守、谨慎,影响销售收入。同时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提高资金周转率,增强短期偿债能力,有效防范收入回收风险。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会计部门提供的及时、准确、完整的会计资料,结合企业内部的产、供、销状况和外部宏观环境变化情况,对企业的资产流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全面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性和应变性。而这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需要财务人员运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及时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客观评估,权衡利弊,为企业决策提供备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