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于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队伍建设
  一、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清晰,工作职责不明确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辅导员展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存在错误的认识,辅导员的工作较为繁琐,很多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都会习惯性的要辅导员去做,久而久之,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清晰的认识,甚至很多辅导员都把自己的工作形象的比喻成“学生的保姆”。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不明确,工作定位不清晰,很多辅导员在自己的工作上缺乏明确的方向,容易导致辅导员工作的程式化,更容易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上不踏实,做事毛躁,脾气差,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最密切。辅导员既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也是学校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同时,辅导员又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对于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言,辅导员的工作较为繁琐,枯燥。因此,在这种相对枯燥、单一、繁琐的工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很容易缺乏积极性。
  (三)辅导员工作队伍缺乏稳定性,人员流动性较大
  在高校中,辅导员队伍一般都是由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或研究生构成的,辅导员工作只是他们人生职业规划的一个阶段,因此,很多辅导员在做了几年的辅导员工作之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就会转入到其他行业或其他工作。有人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吃青春饭,甚至也有人认为辅导员工作只是简单的学生“保姆”,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同时,很多高校在招聘和运用辅导员的时候,缺乏严格的管理规范。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人事编制的改革,高校辅导员数量在不断减少。再加上辅导员工作缺乏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辅导员不愿意把辅导员工作作为终身职业来规划。因此,辅导员工作队伍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人员流动较大。
  二、改进辅导员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主要引导人,辅导员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导员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就是用自己的实际经验来指导和帮助学生,因此,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辅导员既要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又要求辅导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通过辅导员培训来增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以此来帮助辅导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定位。除此之外,还应该努力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地位,让辅导员在其工作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对工作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让辅导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就业指导以及学生管理方面的队伍建设,力争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
  (二)优化辅导员入职门槛,提升辅导员队伍结构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入职门槛不高,辅导员队伍结构主要以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为主,由于辅导员入职门槛低,很多高校又缺乏完善的辅导员管理规范,导致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失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高校应该不断优化辅导员的入职门槛,严格通过考试和面试的程序择优录取,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能力强、做事认真严谨的人员来担任辅导员工作。同时,做好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绩效考核标准,定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及时发现辅导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改进辅导员工作,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
  (三)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解决辅导员工作的顾虑
  辅导员工作队伍缺乏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辅导员工作发展空间较小,工作不稳定,工作变动频率较大,辅导员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容易动摇。因此,在改进辅导员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辅导员工作的顾虑,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辅导员工作,关心辅导员生活,在情感上给予辅导员更多的关怀,让辅导员在心灵上得到支持和慰藉。另一方面,还要多给辅导员制造一些研究性和晋升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做调查,多做研究,提高辅导员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为后期的提升创造更好、更大的空间。
  三、结束语
  辅导员工作关系着高校发展和稳定,伴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辅导员工作应该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因此,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应该努力为其创造更好的空间和平台,重视辅导员工作的心理需求,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力争建设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为高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几年,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相信辅导员工作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辅导员工作将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