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浙江省家庭作坊式企业可持续发展探究

家庭作坊式企业 可持续发展 建议
  一、浙江省家庭作坊式企业概况
  (一)历史渊源
  作坊,即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古代也称“作场”、“坊”、“房”、“作”等,有官府作坊及民间作坊之分。《旧唐书?齐复传》:“先时西原叛乱,前后经略使征讨反者,获其人皆没为官奴婢,配作坊重役,复乃令访其亲属,悉归还之。”《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佑三年》:“﹝帝﹞尝夜闻作坊锻声,疑有急兵,达旦不寐。”此为官府作坊,兴起于唐宋,以后历代因袭之。另《水浒传?第四四回》载有:“再说有杨雄的丈人潘公,自和石秀商量,要开屠宰作坊。”此为民间作坊,亦可称之为“家庭作坊”,顾名思义,家庭作坊即以家庭为单位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
  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我国以东南地区为主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当时的的家庭作坊主要是以纺织、酿酒以及油菜、 烟草、 茶叶、 甘蔗等各类经济作物的加工为主。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的浙江部分地区(诸如杭州、宁波、绍兴等),当时纺织、酿酒等家庭工业就已特别发达了,明朝以降更是如此。
  (二)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自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其中也以家庭作坊式企业(以下简称“家庭作坊”)最具规模与特色。据2011年统计,全省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就有60多万家。
  该类企业往往以生产一些小商品或为龙头企业提供零配件为主,由于供需关系稳定,生产成本低,长期以来,是浙江省主要的致富道路之一。实现家庭作坊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符合当地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践行国家“共同富裕”的总方针。
  但是,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反观其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其企业特点来分析,作为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组建的从事简单加工的私营小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体现在多方面。比如,以住宅为生产场所,融业主家庭及雇工宿舍和车间、仓库为一体的“三合一”生产模式导致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产品质量等问题突出;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基础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等。
  2011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处在发展改革风口浪尖的浙江省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现状如何?其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何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二、诸暨市该类企业的突出问题
  带着以上问题, 2012年7月,炎黄民俗协会组织协会成员分别赴家庭作坊式企业相对集中的诸暨市、德清县两地进行调研(本文以诸暨市调查结果为例)。诸暨调研小组选择了当地普通群众、企业主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三种社会群体作为调研对象。走访了诸暨市区(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中国袜业之都——大唐镇及以弹簧和纺织著名的草塔镇。
  调研过程中,小组成员发现今年是诸暨市家庭作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集中暴露的一年,包括家庭作坊在内的诸暨市大部分中小及小微企业遇到了多年不遇的淡季,大部分企业惨淡经营。笔者通过对调查过程中所获资料的分析,将诸暨市家庭作坊发展中存在的典型性问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管理落后,技术薄弱
  家庭作坊作为以家庭为单位组建的从事简单加工的小企业,其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管理落后、技术薄弱以及缺乏科学性的规划等方面的缺点。调查发现该类企业一般以生产技术含量低的简单加工为主,诸如袜子、化纤、机械配件等,利润单薄。同时,企业主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管理知识,有些情况竟试图以暴力解决。
  (二)品牌匮乏,为人作嫁
  家庭作坊自身以加工为主,对市场环境依赖过度依赖,但同时又无法掌控,对各自产业市场波动反应敏感而又无能为力。小分队了解到,诸暨本地产业一般以加工为主,作为“袜业之都”的大唐,竟然也有属于自己的著名品牌,很多政府部门负责人也表示有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
  (三)依托大树,绑架发展
  家庭作坊主要靠加工大中企业订单维持运转,类似大中企业加工车间,对大中企业过度依赖。以今年为例,其所附属大中企业资金链不稳定,受今年正式实施的经融改革以及浙江高利贷风波的影响,很多大中企业难以应对固有的资金链的变化,纷纷倒闭或停工,家庭作坊也随之举步维艰。
  (四)目光短浅,劳工短缺
  企业主目光较短,在生产淡季大批裁减员工,导致劳动人口外流,劳动力交叉性的剩余与短缺,住在大唐镇劳务市场附近一位曾经做过袜子生意的一位群众反映:今年三月份左右订单少劳工多,而六月份左右以至现在又出现劳工少订单多的情况。
  (五)工厂分散,问题突出
  企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各处,大街小巷,楼层中大型的排烟设备随处可见,机器的轰鸣随处可闻。这就就导致了家庭作坊严重的三合一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周围群众正常安宁的生活。此外,过度分散,也不便于政府集中管理,有效地落实相关发展规划以及优惠政策。
  (六)政府漠视,放任自流
  相关政府部门对该类企业不够重视,市政府内部干脆没有直接管理该类企业的部门,该类企业一般归各地区街道办管理。采访发改局、经信局时,相关人员起初竟是满脸诧异,推荐小分队去走访各街道办。
  (七)政策倾斜,利益难均
  很多企业主以及一些相关政府部门表示,许多优惠政策总是优先考虑大中型企业,无法或很难顾及到该类企业,该类企业在市场中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