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比较

商业银行 风险分类 风险管理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获得利润的同时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管理方法,从而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并获得经营利润。
  商业银行以经营货币借贷的业务的独特性以及其风险管理主体、所处风险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十分复杂多变,只有将风险的类别识别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风险分类有很多不同的划分方式。传统教科书上,将银行风险分类将银行风险划分为资产业务风险、负债业务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和外汇业务风险。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只是将传统意义上的银行风险进行了划分,而忽视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或人为操作等方面的原因而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根据《新巴塞尔协议》(2001)商业银行风险可以分成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三大类,但是,《新巴塞尔协议》(2001)这种分类方式考虑的是全球商业银行的共同风险,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随着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考虑到中资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也为了更好的找出优化中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案。本文结合《新巴塞尔协议》(2001)对中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认为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转移风险、声誉风险等八种。
  二、中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2001)对中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本人认为主要有八种,作者认为: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因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法律风险是,因为银行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国家风险是,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转移风险是,一种事前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手段。指银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贷款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银行或个人承担,以保证自身信贷资产的安全,而被转移的银行则承担了额外的风险。声誉风险是,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以上八中风险,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倘若,银行对风险没有足够的预测、处理能力,很可能因为处理不当而诱发别的风险,例如,从定义上看,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引起的,似乎是独立的,但是由于内部程序的不完善,也将导致各种利率、汇率等变量的未预料,从而引发市场风险;也可能因为法律风险而引发声誉风险等。这仅仅是风险的初级分类,风险是动态的,只有深入分析各类风险,才能系统化的构建一个风险管理系统去综合管理。
  在中资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正确分类后,要有管理这些风险的话,就必须找出造成这些风险的真正原因,为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资商业银行的系统打好基础。商业银行的风险是由其内外众多因素引起的,风险的成因复杂,如果我们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发现,诱发商业银行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类:主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商业银行的主体因素是来自商业银行本身的因素。包括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个体内部的企业文化、产品设计、管理体制、经营战略、管理效率和人员素质等等。例如,由于商业银行以经营货币为主要业务,具有资产负债不对称、高负债经营的特征,决定了其资产的流动性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出现清偿力不足的风险,一方面会使银行产生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不信任,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誉和经营安全,给商业银行的带来风险。
  商业银行的客体因素指直接与银行有资金往来的企业、公众等各类客户。从负债方面看,商业银行的经营建立在各个存款人不会同时提款,而且存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假设基础上,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并不取决于银行本身,而是取决于公众对银行的态度,而公众的态度是银行无法控制的,所以公众的行为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从资产方面看,银行的多数资产是贷款,而贷款一般难以交易,不具备客观决定的市场价值,所以变现力差。当一笔贷款成为逾期贷款之后,就很难以确定这笔贷款未来的现金流量准确的现值,将无法正确衡量,从而会给带来风险。
  环境因素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商业银行的宏观环境影响,主要指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经济结构、周期以及国家制度因素等。再加上由于中国实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结构不够完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宏观调控也起着很大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货币供应量、投资水平与投资结构,以及外汇流动等,这些因素自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资金安全性。商业银行的行业环境影响,是指由于银行业的行业特殊性产生的影响,资金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生命周期、价格以及市场资源等变量区别于其他产品难以估计,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利率和汇率等市场变量变动并非行业本身能控制。商业银行行业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使得银行业外部的竞争激烈,银行盈利困难,而银行的日益增多使得银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增大了银行业盈利的巨大不确定性。
  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例及特点
  (一)美国商业银行
  美国的商业银行是世界上起步较早,最为发达的银行,风险管理从文化建设、组织机构设置具体到分工都十分严谨、独立和完整,虽然在2008年,由于次级贷的风险管理的缺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仍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