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会计事项登记簿存在问题及规范建议
唐一君 贾霞 2006.11.13 11:05:00 银行
会计事项登记簿是对经济事项进行记录的辅助性账簿。登记簿的使用,对于加强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防范会计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人民银行原来的四级核算主体转变为三级核算主体,核算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基层央行会计事项登记簿的设置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没有充分利用核算系统的数据资源,仍采用手工登记等问题的存在,已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不仅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会计事项登记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登记簿的设置缺乏统一性,种类繁多。目前,基层央行会计事项登记簿的内容涉及业务印章的保管使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重要事项审批、人员分工等多个方面。但哪一级营业部门应该设置哪些登记簿,没有统一的具体规定,导致基层央行登记簿种类千差万别。
二是登记簿归类不科学,重复设置。日常工作中,在《会计人员交接登记簿》中登记的事项既涉及岗位的移交,同时也有可能涉及业务用章、密押管理使用的交接等内容,而这些事项还需要在《业务印章保管使用登记簿》、《密押保管交接登记簿》中另行登记。又如:《会计主管监督检查登记簿》与《主管行长会计业务检查登记簿》存在内容重复、交叉登记的现象。
三是登记簿设置过时,数据资源浪费。《中央银行集中会计核算系统》运行后,会计电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有相当一部分登记簿没有充分利用核算系统现有的数据资源,采用手工登记方式,不仅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手工登记方式容易出现错登等现象,使登记簿的真实性、准确性大打折扣。
四是涵盖业务不全面,存在漏登记的会计事项。例如:退票等业务事项,均未设置登记簿。
为此,我们建议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行基层央行会计事项登记簿,以满足手工登记及下一步实现电子化操作的需要。
二、完善和规范会计事项登记簿的总体原则
会计事项登记簿主要用于控制各类卡片账、重要空白凭证、实物以及重要会计业务事项,起备忘、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因此,完善会计事项登记簿,要把握好统一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总体原则。首先应从制度上规范会计事项登记簿,从防范会计风险、加强内部管理的要求出发,结合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应明确要求哪一级核算主体应设置多少登记簿、每一种登记簿登记什么内容,做到既不重复又有必要。其次,转变手工登记的观念,充分利用《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数据资源,从业务发生开始跟踪,能够从系统自动导出的,全部由系统自动导出;不能自动导出的,分类进入登记簿模块,人工录入进行登记,实现会计事项登记簿电子化操作。第三,是今后要根据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调整会计事项登记簿的种类和内容,该增加的增加,该撤销的撤销。
三、对规范目前手工会计事项登记簿的建议
实现会计事项登记簿电子化,需要一个过程。为保证基层央行会计核算业务的需要,实现会计事项登记工作的制度化、统一化、规范化,有必要先对目前的手工会计事项登记簿进行统一和规范。从实际需要和实用角度出发,我们对现行的登记簿提出如下的规范建议:一
是可以取消和合并使用的登记簿。《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运行后,县支行作为核算中心的网点,已没有联行、事后监督等项业务,因此,建议取消《发电(信)登记簿》、《事后监督工作登记簿》、《查复登记簿》、《查询登记簿》、《收电(信)登记簿》。可以合并使用的登记簿有:《主管行长检查登记簿》和《会计主管检查登记簿》合并为《会计业务检查登记簿》;《重空保管领用登记簿》和《重空柜面使用登记簿》合并为《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登记簿》;《业务印章保管使用登记簿》和《密押保管交接登记簿》合并为《会计重要物品登记簿》。
二是根据业务和内控管理需要应该增加的登记簿。比如,《柜面监督与退票登记簿》。
三是需要完善内容的登记簿。根据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系统的运行需要,《会计人员分工登记簿》应增加系统业务授权、操作员管理等登记事项。
四是需要保留的登记簿。根据防范会计业务风险的需要,应保留的登记簿有:《磁介质会计档案保管、转存登记簿》、《会计档案调阅登记簿》、《业务印章保管使用登记簿》、《工作交接登记簿》、《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重大会计事项登记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