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不可多得充满机遇的时代

回顾2009年的会计界,结合自身研究领域,认为以下事件和调整变化值得关注。 其一,在前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其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下称IASB)正式宣布批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下称IAS24)进行修订。其三,为响应二十国集团(G20)关于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财政部发布公告,就“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下称“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发布的背景与全球金融危机紧密相联。金融危机影响扩展之时,IASB于2008年5月发布《对子公司、共同控制或联营投资的成本》,修改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删除了成本法,同时修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化了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要求。这些方面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均得到及时体现,说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了很强的联动性。
  IAS24的修订参照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在此之前,关联方信息披露的成本及风险一直困扰着我国企业。关联方关系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常见关系,IAS24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关联企业),要求详细披露与其发生的交易。如果按照IAS24的要求,国有企业在我国银行发生存贷款业务等行为均属于应披露的关联方交易。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大幅度增加,实际则难以操作,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也使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关联方信息被淹没在大量冗余信息中。更重要的是,这种披露要求可能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甚至涉及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从而大大限定了国家控制企业被认定为关联方的范围,降低了企业的披露成本和披露风险。该准则的修订参照了我国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会计业界根据本国国情,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开始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施加影响。
  我国的“趋同路线图”,被国际社会看作是中国对C20峰会和FSB有关倡议的积极回应,国内会计同行将其看作为总结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趋同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战略部署,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全面取代会计制度的时代即将到来。
  上述事件和变化,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值得深入的新课题,诸如“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是否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决策者的决策?我国会计准则中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订时借鉴和参考?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业中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订机构、企业管理层、监管机构等相关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在2009年我国会计理论界的研究问题中,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并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评价,例如公允价值计量、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不许转回、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则上采用购买法等新规定的实施效果;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实施效果评价;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限薪引出的国有企业业绩的科学评价和有效激励问题研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有与民营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约束差异,以及由此引出的“信贷歧视”等问题的研究。
  以上陆陆续续谈到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片段或截面。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还有财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问题、成本与效益问题、会计管理机构、财务信息提供者和注册会计师的相互牵制和配合问题、会计确认和计量以及披露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等等都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从这些方面,可以归纳出哪些共同点呢?
  改革开放30年,会计理论研究既表现出历史的承继,也表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的承继和延续主要体现在始终关注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始终关注我国企业会计实践的发展。而与以往的区别或变化主要表现在,除了研究“如何优化会计准则和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等政府部门和企业直接关心的实际问题之外,更多地研究“如何科学、系统和严谨地评价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等基础理论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更多的会计理论研究采取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注重用资本市场经验数据检验理论假说,避免缺乏事实依据的长链式推理所可能包含的逻辑错误。
  在未来一段时间,对于推动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者除了需要继续关注上述重点问题之外,还需要特别关注未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发展和变化,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当然,理论研究更基本的任务应该是关注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关注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关注会计信息发挥作用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反思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总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应,我国会计界正处于一个剧烈变动、不断发生变革的时期,对于会计理论:[作者而言正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时期,一个不可多得的充满了创造机会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