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工作底稿法现金流量表编制思考

一、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相关问题
  在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时,有如下问题值得注意和思考:
  
  (一)现金流量表与其他报表之间关系的理解工作底稿中,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等于期末数;利润表中的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等于期末数,这说明现金流量表是依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有关账户记录资料编制的,实质上,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是将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资料转换为收付实现制表示的现金流动。
  
  
  (二)调整分录的编制原理从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的程序中可以看出,调整分录的编制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关键步骤,调整分录的编制要遵循下列原理:
  第一,调整分录是通过对经济业务发生时编制的分录进行调整得到的。编制调整分录时需要把原分录中“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现金账户分别记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凡是原会计分录中没有涉及到现金科目的,原分录中借贷某相关科目,调整分录中仍然借贷某相关科目。
  如原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根据原分录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 10000
  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10000
  如果原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根据原分录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编制调整分录时,把引起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项目作为资产类科目,引起现金流出的项目作为负债类科目,现金流人时计入相应资产类科目借方,流出时记入相应负债类科目贷方,调减时从相反的方向去调。调整分录的二级科目,就是现金流量表主表中的具体项目,它是用来说明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原因的。
  
  如销售商品产生现金流入时,要记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科目的借方,而要调减这个科目金额时要记人该科目的贷方;购买商品产生现金流出时,要记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科目的贷方,而要调减这个科目金额时要记入该科目的借方。
  第三,编制调整分录时应先假设,然后再调整。假设所有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都收到现金,带来现金流入,对于没有带来现金流入的收入及增值税销项税额,要对相应的调整分录中现金流入科目从相反方向进行抵减。
  假设形成营业成本的各项费用要素及增值税进项税额都付现,形成现金流出,对于没有带来现金流出的各项费用要素及增值税进项税额,要对相应的调整分录中现金流出科目从相反方向进行抵减。
  假设三大期间费用都付现,形成现金流出,对于没有带来现金流出的期间费用,要对相应的调整分录中现金流出科目从相反方向进行抵减。
  
  以期间费用为例,对上述三个假设进行说明。假设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项目的金额为5000元,在编制调整分录时假设所有的管理费用都付现,编制调整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5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5000
  对于没有带来现金流出的管理费用,要编制调整分录进行调整。假设管理费用中有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由于折旧费用没有形成现金流出,所以要进行调整,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000
  贷:累计折旧 1000
  第四,编制调整分录时,有时涉及现金流量明细科目间调整。如上例管理费用中有1000元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由于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在编制调整分录时应该记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的借方,记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科目的贷方,调整分录中还要涉及“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三)主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检验可以增设“现金流量”会计账户,通过登记该账户,对主表中计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进行检验。具体方法是:把调整分录中所有涉及现金的账户金额登记在“现金流量”账户中,如果是现金流入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如果是现金流出则记入该账户的贷方。最后该账户的余额即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净额,余额在借方为净增加额,在贷方则为净减少额。该金额加上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即为主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二、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应用实例
  
  A公司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表1和表2所示。其他资料如下:该公司本年度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0000元。管理费用组成项目如下:分配工资费用3000元;计提折IH2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管理费用1000元。该公司本年度增加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全部以现金购买,无形资产属于使用年限不确定无形资产,期末进行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该公司年末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该公司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所得税税率为25%。(一)编制调整分录各调整分录编制如下:(1)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361000
  贷:营业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应收账款 10000(2)借:营业成本 20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36000(3)借:管理费用 6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6000(4)借:所得税费用 2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3000(5)借:固定资产 20000
  无形资产 10000
  贷: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30000(6)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000
  贷:累计折旧 2000(7)借:短期借款 20000
  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20000(8)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现金流量 3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9)借:应交税费 2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各项税费2000(10)借:本年利润 69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9000
  (11)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900
  贷:盈余公积 6900(12)借:现金 74000
  贷:现金净增加额 74000
  
  (二)检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通过现金流量账户的借方余额可以看出,本期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为74000元,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增加额(由于本例中没有涉及现金等价物)相同,与现金流量表主表中的第五个项目“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