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坏账准备核算T型账户运用及所得税会计处理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其中也包括应收账款发生减值计提的坏账准备。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应收账款划入金融资产的范畴,引人公允价值的概念对其进行初始计量,并对应收账款减值测试作了如下规定: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进行单独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并计人当期损益。本文就有关坏账准备的计提、发生坏账、坏账收回及其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坏账准备的计提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例]A公司2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户借方余额600万元,该公司按期末应收账款借方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假定20×6年12月坏账准备无期初余额。20×7年3月发生坏账10万元。20×7年新增应收账款500万元,以前应收账款收回400万元。20×8年1月10日以前发生的坏账又收回4万元。20×8年新增应收账款200万元,以前应收账款收回450万元。假定各年所得税税率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1)20×6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
  贷:坏账准备
  60
  (2)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540万元(600-60),应收账款计税基础为600万元,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6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60×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贷:所得税费用
  15
  (3)20×7年3月10日发生坏账10万元
  借:坏账准备
  10
  贷:应收账款
  10
  (4)由于应收账款发生实质性坏账损失,该坏账损失允许所得税税前扣除,本期应纳税所得额调减10万元,当期可少交所得税2.5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540万元[600-10-(60-10)],应收账款计税基础为590万元(600-10),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变为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变为12.5万元(50×25%),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5
  (5)20×7年12月31日,根据应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确定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额69万元,与坏账准备贷方已有余额50万元相比,应补提坏账准备19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9
  贷:坏账准备
  19
  (6)20×7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21万元(600+500-10-400-69),计税基础为69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69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7.25万元(69×25%)。与前期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2.5万元相比,应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4.7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75
  贷:所得税费用4.75
  (7)20×8年1月10日以前发生的坏账又收回4万元
  借:应收账款
  4
  贷:坏账准备
  4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账款
  4
  或以上两个分录并作一个分录:
  借:银行存款
  4
  贷:坏账准备
  4
  (8)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17万元(690-73),计税基础为69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73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8.25万元,应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1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
  1
  (9)20×8年新增应收账款200万元,以前应收账款收回45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40万元,坏账准备年末贷方余额应为44万元,而坏账准备已有贷方余额73万元,2008年末应冲减坏账准备29万元。
  借:坏账准备
  29
  贷:资产减值损失
  29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96万元(440-44),计税基础为44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1万元,应转销递延所得税资产7.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7.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25
  以上分录,可通过T型账户分析如图1。
  需要说明的是:(1)坏账准备核算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其核算关键在于,年末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对应的是应收账款年末借方余额的一定比例。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先确定坏账准备的年末贷方余额,再与坏账准备账户已有数额进行比较,倒挤出本期坏账准备的提取数或冲销数。如果仍要提取坏账准备,则根据提取数,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如果是冲销坏账准备,则根据冲销数,借记“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2)本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有变动,可能会影响到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的变化,从而影响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与前期递延所得税余额相比,从而确定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形成数或转销数。就坏账准备中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而言,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形成,则根据形成数,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转销,则根据转销数,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