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试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

摘 要:财务报表时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认真解读与分析财务报表,能帮助我们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重点认识了目前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改善财务报表分析的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财务报表;现金流量


1.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综述
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及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的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目前有关介绍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只从某个或几个侧面出发进行了阐述,如何就整体进行分析评价是财务分析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因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不完善,既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把握,也会使企业利益关系群体的投资和决策受到影响。
1.2财务报表分析的技术指标
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一般包括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等。
1.2.1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盈利数额的大小、利润率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效绩的主要标志。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从而获利能力越强。
(2)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全面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企业获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3)市盈率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一般来说,市盈率高,说明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所以一些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通常要高一些。
1.2.2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对企业而言,适度的举债是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资本金利用率的一项重要经营策略。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
  ①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
  ②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
  ①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率。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②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
1.2.3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配置组合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
(2)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1.2.4发展能力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
(1)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是企业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2)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企业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
1.3财务报表分析的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是指在会计报表分析、判断与评价过程中所普遍适用的方法。只要有以下方法:
1.3.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会计报表中的主要项目或指标与分析者选定的比较标准做比较,确定其差异,并据以判断、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方法。
1.3.2财务比率分析法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动用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它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见的相关项目,以比率的形式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
2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对策
2.1财务报表自身的完善
2.1.1财务报表计量属性的改进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为了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不足,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利用“时价会计”,即在财务报表补充资料中,调整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相关报表,作为正式报表的补充资料。当今,对财务报表历史成本计价的局限性,很多学者提的最多的 历史成本与现时成本、公允价值并列。
2.1.2财务报表披露的改进
  正因为报表分析的资料绝大部分来源于财务报表本身,外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的表达方式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将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因而要力求改进财务报告披露的局限性,一是增加披露内容;二是适用多样化呈报,多种形式披露。
2.2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改进
2.2.1重视现金流量分析
  从发展及实物的角度来看,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应加入到现行财务报表指标体系中。在分析指标体系中,可加入若干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从总体上反映出在企业利润中现金支持的比例有多大,从而帮助使用者判断利润的保障程度。
2.2.2完善财务指标
  鉴于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能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不合理性的地方,可以考虑用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来代替它。用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来评价应收账款周转的快慢避免了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因无法区分赊销收入和现销收入而导致的差异大的弊端。
2.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改进
2.3.1多种财务分析方法结合分析
(1)正反两方面进行判断
  在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时,不仅要寻找挖掘出其投资价值,同时也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财务风险。并判断是属于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以及企业的克服能力,从相反的方向来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投资价值。
(2)比率与趋势分析可以结合
  使用这两种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在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投资判断。
(3)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都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
  总之财务报表的报出和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报表的质量优劣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在报出和分析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的法律法规,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扎实可靠的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