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研究

摘 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也随之提高.银监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达到了10412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36.3%.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平均每天的盈利达到了28.5亿元.一时间,银行业的”暴利”问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构成以及相关经营效益指标,论证狭隘地认为银行业暴利观点的不合理性.最后,结合目前我国银行业的营运状况,指出利润进一步增长存在的困难,并为其进一步提高盈利水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业 银行利润 经营效益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的构成
  1、存贷利差,这也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存款利率规定上限,贷款利率规定下限的做法。以2011年7月的存贷款利率为例,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3.5%,而1-3年期的贷款利率为6.65%,这使得商业银行可以从中获得至少3%的利息差。
  2、手续费和佣金,银行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和佣金收入,日益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目前银行的各类服务项目共有1076项,其中有226项免费,免费项目占21%,收费项目850项,占79%。其中个人业务服务项目共计276项,其中80项免费,免费业务占比29%,个人有偿服务主要集中在结算、代理、银行卡、电子银行等7大类银行业务上,收费项目共计196项,占比71%。
  除了以上最主要的两个利润来源之外,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理财产品、代理基金、国债和保险等中间业务获取利润。值得注意的是,中间业务所占比重已成为衡量一个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我国大部分银行的中间业务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外老牌商业银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从2003年末的12.8%上升到2011年9月末的18.5%,中间业务所带来的利润收入也随之上升,而国外老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般在50%左右,差距仍相当明显。

二、论“银行业暴利”说法的不合理性
  虽然中国的银行业利润水平这些年快速增长,并且在2011年利润水平历史性地突破了万亿元大关。但很多人以此作为依据认为银行业存在着“暴利”,这是不合理的。
  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较低。根据2011年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2011年的资产总额为1132873亿元,利润为12500亿元,其资产利润率仅为1.1%。与金融市场其他行业相比较,证券业2011年的资产规模为15700亿元,利润总额为400亿元,其资产利润率为2.55%。保险业2011年的资产规模为60138亿元,利润为908.16亿元,其资产利润率为1.51%。可见在金融行业中,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是明显低于保险业和证券业的。
  再将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与国民经济的39个大类行业相比较,2011年39个大类行业的资产总额为658000亿元,利润总额为54614亿元,平均资产利润率为8.3%。其中38个行业的资产利润率高于银行业,仅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资产利润率为0.4%低于银行业。
  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在国际上处于中等水平。银行净息差指的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这是银行利润的最重要来源。央行《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约为2.8%,略高于上年水平,但低于2007年的2.9%和2008年的3%,处于国际中等水平,明显低于其他金砖国家,也低于美国、韩国,但高于日本、德国等国家。相关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中国银行业的平均净息差为2.46%,金砖四家其他三国数据分别为,印度3.05%、俄罗斯6.4%、巴西11%。由此可见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的银行业净息差是最低的。
  银行业不存在“为富不仁”的情况。虽然银行业的利润总规模较大,但是却真正做到了利益共享。银行业的利润分配分为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投资者分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利润留存补充资本。2010年银行业的净利润为10400亿元,其中用于补充资本金就达到8000亿元,因而银行业的利润并非像外界所想的用于自身员工分配。再看对投资者分红这一块,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的现金分红比例长期保持在40%-55%,即使2011年下调了现金分红比例,但是这一比例仍然高达35%。更重要的一点是,银行业历来是纳税大户,2011年银行缴纳的税收占全国企业所得税的27.6%。由于国有股占银行总股本的比重较大,银行利润很大一部分也归国家所有,有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最后,银行业利润的增长并没有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相反,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银行业的支持。农业银行行长张云曾指出,从2009年至2011年的数据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是13.02%、53.58%和25.4%,同期银行业利润增长率是15%、35%和36%,和工业企业基本一致。这说明,银行业的利润增长与实体经济并没有过多背离。很多人指出,银行业利润增长的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却由于无法从银行贷款或者被迫接受高利率贷款而出现了经营困难的局面。在此必须指出,受这两年国家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导致可贷金额的减少,因此很多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由于过去宽松货币政策下容易获得贷款的状况必然大大减少。中小企业贷款难一方面由于国家的货币政策影响,另一方面源自于自身的条件状况,不能归咎于银行业。那么,因为银行业利润增长而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艰难同时并存而批评银行业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三、高利润背后不能忽略的问题
  首先是银行收费项目过多的问题,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也是许多人对于银行高利润持仇视眼光的根源所在。银行业制定收费项目的权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垄断地位,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银行金融市场,银行业间的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各大银行必然会以较低的收费率和较少的收费项目来吸引顾客,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将随之减少,为银行业带来的利润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占如此大的比重。银行业想要继续保持利润的增长,必须考虑这一块收入的减少所带来的缺口。
  其次,民间融资的进一步开放也对银行业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银行业所发放的贷款都是由居民存款储蓄而来的,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支撑了银行这么多年来的贷款资金来源。然而随着温州的民间融资试点改革开展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将来我国的民间融资市场肯定会进一步开放。由于民间融资的收益率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很多居民或者企业会将存款取出投入民间借贷市场,这将会减少银行的存款来源并传导给可贷资金,缩减银行利润。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将会放弃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转头通过民间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虽然这对于很多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将业务重心放在中小企业的小型商业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利润影响较大。民间融资机构将会和这些小型商业银行、农信社形成直接竞争关系,争夺这一块的利润。
  最后,银行业必须解决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发,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我国将会尽快实行之一规定。新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对于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约束也将日益体现。有研究认为,如果未来五年主要上市银行贷款增速维持在14%~15%的水平,资本金缺口可能超过5000亿元,这将会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主要约束。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要积极改善自身的问题,如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经营结构、提高金融创新服务意识等。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而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的良性循环,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