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租赁会计的未来展望
摘 要:融资租赁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货币量度、复式记账等专门技术对各种融资租赁业务中资金运动及其增长变化和结果,进行全面地、系统地、连续地记载、整理、计算、综合、检查和管理,借以获得各项综合性的价值指标,并据以计算比较,分析现状,预测未来,参与决策,指导着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融资租赁会计;融资租赁
会计作为经济的语言,必须准确地描述经济法规的过程,因此,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也是对融资租赁会计的相应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融资租赁会计的不断推动,所以,融资租赁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对其融资租赁会计问题的研究也应不断深入。
一、我国融资租赁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和现代金融迅速发展,融资租赁这一崭新的投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解决资金不足和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的需求,在荣毅仁先生的倡导下,以此作为增加引进外资的渠道。其后的几年里,我国租赁业迅猛发展,截止2004年11月止,全国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公司有4212家,事实证明,融资租赁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相应地,我国融资租赁会计也随之发展起来。但在总体上,企业融资租赁规模并不大,我国融资租赁会计 发展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历史演变,造成融资租赁会计形式多样性。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兴起三十余年,1981年11月上海市财政局率先制定出有关租赁业务财务会计处理的试行规定,到1992年底,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各行业均适用的融资租赁业务的一些基本规定,但很不具体只是涉及到框架内容。而后,1996年1月4日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征求意见稿, 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租赁业务的会计操作要点,既参考了国际惯例,又考虑了我国的融资租赁,使承租人对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核算有了统一的可操作性标准,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将结束原来的混乱局面,从此走上新的正轨。
2.融资租赁方式过于单调,业务结构失调,使租赁会计发展缓慢且不平衡。现代融资租赁有直接融资租赁、销售式租赁、回租、转租赁、杠杆租赁等多种方式。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方式主要以直接融资租赁为主体,其他形式的融资租赁寥若星辰,屈指可数,这就造成我国的融资租赁会计形式过于单调,难以形成于国际接轨的完整体系。目前来说,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宣告了简单融资租赁的失败,进入了创新融资租赁阶段,并且中国租赁业已普遍意识到创新融资租赁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阶段。
3.严重的租赁拖欠致使租赁公司失去了发展动力,资金回收期长,效益低。由于承租企业急于租入设备,而不注重租赁资产的经营效益,造成出租人无法收回租金,虽然,在鉴定租赁合同时,要求承租人有一合法的担保人,但大多数是由无财力的上级行政部门担保,一旦付不出租金,则只好拖欠,再加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汇率的波幅变动太大,国内企业“三角债”严重。21世纪伊始,各金融租赁公司先后通过重组,利用增资扩股和企业改制的办法,使我国融资租赁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式势必会有新的问题。
二、学习和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会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相应的融资租赁会计无论在会计理论还是在实务上均有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财政部颁发的《具体会计准则——租赁》出台后,使我国的融资租赁会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并向国际化靠拢。尽管如此,我国的融资租赁会计还是与国际会计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我们在认识到不足的同时,应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的租赁会计理论与业务实践,取其精华为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会计奠定基础。纵观国外,特别是一些租赁会计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租赁会计发展,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未来我国融资租赁会计的发展
(一)统一规范会计处理方法
1、统一计算租赁内含利率。租赁内含利率是在租赁开始时,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为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可从“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未担保余值现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公式1)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也可从“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未担保余值现值=融资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公式2)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2、统一借贷利息。无论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所应支付的利息费用,均应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利息费用分摊于受益的各会计期间。
3、统一租赁收益。租赁合同中虽然制定了每期应收租金的数额,但由于合同中每期的租金数额相等而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实际收益与计划相偏离,所以应依据会计配比原则,运用等差级数法、实际利息法等将租赁收益合理地分配各会计期间。
4、统一租赁分类。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在会计处理方法上截然不同,所以必须认真分析某些通过精心设计的租赁合同,是否将一项实为融资租赁的合同变成经营租赁处理。
(二)解决影响租赁业发展的难题——租金拖欠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我国承租企业拖欠租金严重,致使一些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引起外方股东的强烈反映和不满,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欠租严重地影响着租赁业务的正常发展,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所以各租赁机构应当采取一切积极可行方案,坚持谁承租谁还租,谁担保谁负责的原则,从根本上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难题,使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真正健康地发展。其途径主要是:
1、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催收租金。为保证资金链安全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千方百计地催收租金,必要时敢于折本收租。
2、在现有的财务制度下,合理地冲销坏账,最大限度地压缩不良租赁资产,为租赁资产良性循环创造条件。
3、因融资租赁具有金融属性,金融方面的风险贯穿于整个业务活动之中。对于出租人来说,最大的风险是承租人还租能力,它直接影响租赁公司的经营和生存,因此,对还租的风险从立项开始,就应该备受关注。
(三)、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调整融资租赁关系,统一规范融资租赁业,改变我国目前融资租赁立法不系统不完整的混乱状况。
融资租赁业涉及金融、贸易、投资、会计、税收等多个领域,必然由多个部门综合调整,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融资租赁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各部门之间由于立法宗旨、起草机构等的不同必然会导致相同制度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异。 我国目前融资租赁业多头管理,相关行政规章之间的矛盾明显存在,迫切需要有一个融资租赁的主要管理部门可以全面代理租赁公司从机构规划审批一直到全面的业务操作与管理工作, 以使融资租赁配套规定有一个基本的立法依据和基础,同时带动融资租赁会计健康发展。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租赁会计人才队伍,增强自我风险约束力及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工作
融资租赁集金融、外贸、税务、会计和法律为一体,这就需要有一大批熟悉国际商品、借贷市场行情,通晓国际金融、税收、贸易、财务会计和法律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我国的租赁业发展才有基础保障。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有关融资租赁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现代融资租赁也必将会议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其前景是光明的。我国许多企业对现代融资租赁及其会计处理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通过探讨,将有助于企业从传统的租借观念中摆脱出来,从而最终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有中国特色的融资租赁业及融资租赁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