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探讨
摘 要:EPS制造业因产品价格经常性波动较大,经营风险很大,稍有不慎,造成较大亏损。笔者在总结了所在企业经营几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点,然后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得出几种重要的几种经营策略,对正在经营的EPS行业管理者或欲进入EPS行业的管理者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损失、EPS
一、 EPS制造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EPS是一种塑料粒子,发泡后成白色泡沫组成包装材料。特点:保温、缓冲、抗水性强,用途:广泛地运用地仪表;家用电器的外包装;建筑行业的外墙包装等。EPS制造业价格波动比较大,经营管理难度大。笔者所在EPS企业近几年经营中,遇到重大的不利事项如下:
1.国内信用证采购苯乙烯,2008年-2011年造成上千万差价损失。
由于企业资金紧张,买方一般通过国内信用证买方代付业务,在3个月后偿付货款,减少资金占用的压力,由于近几年国外苯乙烯进价比同期国内苯乙烯价格普遍高200-500元差价。
2.2008年EPS与苯乙烯库存量过大,导致上五千万元的损失。
2008年本单位储存了8000吨苯乙烯及EPS,10月因国际金融危机突袭,苯乙烯价格从12000元/吨,直接跌到6000元/吨左右,到年末本公司低价销售,损失高达5000万元。
3.采用远期合同锁定价格法,损失1000万以上。
原料价格波动而销售合同又锁定价格时,公司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如2008年末苯乙烯价格5000元左右,公司签订5000吨左右EPS下年3-4月销售合同,销售价在6500元/吨,2009年年初3-4月开始苯乙烯开始反弹到7000-8000元/吨,每吨EPS亏损1000-2000元,使公司多亏损1000多万。
4.业务员销售中低买高卖公司EPS,从中侵吞了大量差价。
本公司在外地有租赁仓库,存货归业务员管理,业务员对EPS市场行情比较敏感,在EPS销售价格高的时候私自将其卖出,但钱却不上缴给公司,当EPS价格回落有一定的差价时,通知公司在此价位卖出,侵吞本应属于公司的销售差价。
5.应收帐款管理不善,损失上千万。
由于EPS销售的对象大多数是民营小企业甚至是个体户,赖账的风险很大,公司早期,业务员为了多提成,置坏帐风险而不顾。特别是边远地区,如销往沈阳地区一客户的坏帐达200多万,该客户打欠条提供的姓名与身份证不符,后来诉讼都难取证。
6.生产结釜事件,损失几百万。
所谓生产结釜是生产失败,生产出来不是EPS颗粒,而结成一个整体。1釜料能生产成约22吨EPS,每吨生产成本在11000元,而结釜料售价5000元/吨,请专业人士清理每个釜的结釜料费用达7-8万,每结1釜料损失可超过20万元的损失。
二、 EPS制造业是高风险行业的原因分析
1.EPS原料价格来源分析。
EPS生产成本中苯乙烯占占比85%左右。而苯乙烯生产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原油从2004年-2008年10月原油30美元上升到147元,2008年12月原油大跌到50美元,原油走势会大起大落,苯乙烯及EPS也跟着大起大落,近几年每年苯乙烯价格变动幅度均超过20%。
三、 EPS制造业经营管理策略
下面的几点既有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有我深入生产经营过程对财务数据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1.采用灵活的合同。
生产高质量产品的EPS需要适量的国外苯乙烯。国内信用证采购苯乙烯,虽能节约资金占用,不利之外采购价格比国内苯乙烯价格高。适当方法:国外与国内苯乙烯采购比例可采用4:6或3:7比例,以避免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销售合同也要按照市场的即时浮动价格签订,不能留有风险。制造业立足主业,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2.存货量的控制
企业存货量如果过大,资金占用成本高,另一方面可能存在存货价格大跌的风险。存货量如果过小,也可能造成缺货损失的风险。合理的存货量往往与每日的生产量相关。根据有历史经验值,得出本企业的合理库存量=7日生产量*267吨/天=1869吨。
3.生产采用日规模经济法
规模经济理论1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我发现日规模经济定义如下:对供过于求的企业,销量是小于企业的产能,从单位生产成本来说:安排全月均衡生产,不如企业每日利用最大产能进行生产。经济生产天数=预计销量/每日最大产能,经济生产天数比全月均衡生产天数费用少,因为生产天数多,会支付加班工资,增加车间电耗、能耗、折旧、修理费等。
本公司日最大产量为333吨,保守日规模经济产量为266.78吨,本公司在5月份16天生产2606.825吨EPS,每天EPS生产量=2606.825/16=162.93吨,5月份与日规模经济相关的4项成本水电工资福利为228.09元/吨,比标准成本148.06元/吨高出80.03元/吨,总成本差异=80.03元/吨*2606.825吨=208624.20元,其中工资福利是混合成本,该成本差异不全是浪费,按照日规模经济5月合理的生产天数=2606.825/266.78=9.77天,超支天数=16-9.77=6.23天,低效率支付加班工资59898.12元是成本浪费,6天生产多开支的伙食费=6*623=3738元,表中机修及折旧费用等混合费用因计算不便,故省略。结论:因没有发挥日规模经济生产导致生产成本浪费最低额=125026.85元。
4.其他策略
避免生产事故及开发新品种,可开源节流。发展经销商为主要的销售渠道,以避免业务员从中投机倒把。采用款到发货,以避免坏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