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质量及其改善方法
摘 要: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依据会计理论、会计法规相关会计准则,运用专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会计核算,并提供相关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能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判断。本文主要论述我国现在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与存在的一些弊端,并通过研究提出改善方法。
关键词:
一、浅析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概念与现状。
会计信息被称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同时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对财务经济活动决策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性、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失真现象比较严重,监管力度较差,有的企业为了虚报经济利润,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财务人员通过一些非法手段虚列项目、重复申报来获得财政拨款。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与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原因。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和不准确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原因。内部原因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与会计制度两个因素。外部原因主要受市场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原因:
第一、会计制度和方法存在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会计信息的生产依赖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如果会计制度的建立不能适应和满足企业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信息就无法真实、可靠地记录、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
第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不完善,专业的会计人员没有一个准确的执行制度与工作准则,因此导致监管力度不够、会计信息质量不准确。
第三、企业领导为盲目的追求经济利润授意做假账。我国大部门中小企业领导人出于自身或小团体利益的考虑非法干预指使财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达到非法占有或骗取国家及企业出资人资产的目的,因此出现贪污腐化、群体犯罪等行为,导致了大量财务欺诈案件的产生。
第四、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企业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随着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的领导者都追求着自身企业的最大利益,这很容易导致刺激企业领导者的虚荣心,出现虚报经济利润的情况,这样就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虚假的会计信息无法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判断。
三、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缺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各企业都追逐着自身的企业利益最大化,当然健康的市场竞争是我们最终所追求的,但是这其中避免不了一些非法的行为来刺激企业走不正当的途径来虚报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缺陷有哪些:
第一、会计法规不健全,理论不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逐渐建立,但国家制度和出台的一些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相继颁布,共同起作用共同约束企业经营者,因此实行状况较乱。有些相关法规在实施过程中略显不足之处,缺少量的标准,具体操作性不强。如“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模糊的词汇,应出台相应实施措施。另外,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经济业务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时刻要求会计理论和法规的不断完善。这些不完善其结果必然与客观事实有差距,使会计信息的产生带有估计成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第二、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经济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逐渐的将许多权力下放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然而又由于国家给予经营者权力过多,并且对下放的权利不能做到有效监督,经营者在领导过程中没有一个约束机制,必然会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作为监督部门出于种种原因不能有效的实行监督机制,上级主管部门为了追逐自身企业的最大利益、加之对财务人员工作的干涉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第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及存在缺陷,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
不注重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致使有些经济业务的发生无章可循,或执行不力,出现有章不循的现象。现实中,企业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完全置于企业内部,完全由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控制,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监督制约,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内部制度存在的缺陷,如实际工作中设立的财务监督部门往往被搁着,无法履行应有职责,其原因在于职权不明确,外加企业高层领导的一体化趋势明显,应有的制约监督职能被弱化。会计基础工作的不扎实同样也会影响会计信息失真。如初期会计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或填制不合规定、帐簿设置混乱、财产清查不及时等。
第四、财会人员业务、道德素质差。
我国企业的专业会计人员大部分是毕业生就职,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很少,再加上有的企业传统的管理方法,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致使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无法正常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责,造成会计核算混乱,会计核算缺乏监督,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经济利益受损。
四、如何有效改善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通过上文所阐述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弊端,如何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和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逐渐成为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关注性问题。本文将根据上文所阐述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
第一、加强会计制度的实施。
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界定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利权、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
第二、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力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能有效保证企业制度的有效可行性,保证企业各部门的运营有效联系起来,有一个中心的企业准则。完善内部控制,可有效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使各部门的运营透明化、紧密化,使财务工作更加细致精准化,从而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协助企业领导者做出准确的市场判断。
第三、加快企业的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我国企业的发展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模式,借鉴着成功的经验来运营,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的灵活性,我国企业的发展不能再沿着先前的模式运行,传统的企业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加快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财务制度跟上市场的脚步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第四、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企业管理者的领导素养。
我国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化素养很重要,人员的专业技术性强,财务的工作效率就高,会计工作就会严密,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获取的真实、可靠性。企业领导者也应该加强领导素养,遵守正规的市场竞争、领导企业健康发展,不干预财务部门的工作但也要对其有一定的审核与监督力,保证两者之间的沟通性,为财务部门的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会计人员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帮助经营者更有效的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观念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国企业迎来全面信息化的时代。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能力时刻要求企业要实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为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这无疑要求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增加财务管理能力,增加透明度,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