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确认与应用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及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正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变化。近些年,公允价值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得以更加积极的规范,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那么公允价值在我国将如何更好应用呢?本文对此进行探索。
关键词: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会计计量
在如今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中,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已经逐步跟上国际会计的发展,努力使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趋同于国际会计的计量模式,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并使其日趋完善。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能够使公允价值计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下面就从以下几点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探讨。
一、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最近几年,国际会计准则及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均开始把公允价值作为最为重要的计量属性之一,对于公允价值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所以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以重视,只有如此,才能对我国的会计发展起到与时俱进的作用。
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变化
我国在公允价值方面的应用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将公允价值引入到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当时的公允价值定义表明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交易中,可以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活跃市场则以市场成交价作为公允价值计量,但是由于当时的交易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虽然将此引用到会计准则中,但实际上公允价值很难得以体现,那么就很难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交易过程中的进行可靠的计量和应用。所以在2001年的会计准则修订中,虽然仍有公允价值的概念,但是基本上淡化了其在会计实际操作中的应用。直到现在,我国科技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公允价值在我国管理学科中有很大的应用范围,涉及面很广泛。但是现实生活中,社会并没有对公允价值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进行大力度的推行规范应用,这对我国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造成了会计领域的混乱场面,近些年我国才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其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做了重点规范,使公允价值计量得到科学和正确的发展。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中的优点和作用
(一)会计损益得以客观体现
公允计量不仅要计量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而且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因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和亏损情况,利用公允价值可以更客观的表现出企业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等。这样真实的损益表现,可以作为客观的企业会计损益评价。
(二)维护企业资本
企业如果用历史成本进行对资产的计量,因通货膨胀及币值(汇率)变化、科技进步等因素,会导致企业不能维持此前的生产能力,使企业在低于简单再生产的状态下发展。而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就可以按市价和现值对将公司资产进行计量,保证和维持相应的再生产能力和规模,使企业资本得以维护。
(三)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价值
虽然公允价值在反应会计信息上有一定的市场波动性,但是在公允价值可以保证在资产负债表上面具有相对可靠性,而且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自身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对企业资产是否产生收益和亏损方面进行计量和确认,不仅没有否认历史成本的会计计量,并且可以对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对比和参考,对于反映企业的本身价值有着一定的可靠性。
(四)可以对未来的交易进行预测
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对未来的交易有着一定程度的推测,一些金融衍生品会涉及巨大的资金,那么如果不能及时看出其本质的价值变化,就会给一些非专业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对未来的交易进行估测,通过公允价值所带来的信息,就会对此做出全面完整的观察,及时判断出相对应的有利操作。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航油集团违规投机石油期权,出现最高达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也从反面说明了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对未来的交易进行估测的重要。
四、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局限
虽然我国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加大了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使其得到了较大的重视,但是在新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范显得比较分散,没有得到一定的整理和集中,使其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施。
(一)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是通过市场交易价和市场类似参照物的价值来估量的,我国的活跃市场还并不完善,那么确定公允价值的实际金额是很困难的,所有信息数据来源不一定都有相关的保障,用估量值来确定公允价值,涉及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利率和折现率等等,也使公允价值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难度。
(二)企业会计新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在一些项目的规范还不够清楚。由于规定的项目太过分散,导致有些规范并不具体可行,模糊不清的规范如何能够使实际操作得以实行呢?只会使有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恶意进行计量基础的操纵,成为企业进行利润粉饰的手段,从而失去了规范的意义。
(三)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我国规定一般要采用历史成本作为在会计计量中的主要属性,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并非是我国会计计量中的主要应用工具,而是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这也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四)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设定了极为苛刻的应用条件,一般要求能够持续获得并且可靠计量的公允价值数据才能作为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也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五)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环境仍不稳定,致使在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上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当然,这对于公允价值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制约。可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我国目前仍以适度引入、谨慎使用和积极稳妥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公允价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允价值的运用。
(六)公允价值和其他计量属性关系具有争议性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并称为会计的计量属性,但公允价值和其他几项的关系研究有了一定的争议性,我国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当然如何统一判定公允价值在计量属性中的性质和应用、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四、推广公允价值在实际中运用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模式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我国还采取谨慎的态度,所以为了符合国际会计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成熟起来,去除一些不稳定因素,建立相关的市场经济运作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不因为经济模式的变化而影响公允价值的实际发展。
(二)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难以确定
由于很多因素,公允价值在应用中仍不得不用其估量值进行计量,那么如何能使公允价值的计量有一定的标准,使公允价值得以广泛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国必须努力探索出使公允价值标准化的有效方法,如规定交易是否得以完成;是否为双方自愿交易;实际的交易市场价值确认条件等。
(三)尽量多的引用公允价值完成对利润表的编制
改变我国只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引用公允价值的现状,在实际中以全面反映公允价值变动为基础作的利润表,使公允价值得到真正的利用,逐步完成公允价值计量在应用中的主导地位。
(四)加大审计人员和证券市场的管理力度
我们应该加大对上市公司和审计人员的管理力度,努力完善此方面的管理制度,强化证券市场的有关规定,尽量使公司的相关数据透明化,才能有效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五)不可滥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市场环境尚不稳定,导致了我国不能滥用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如果抛弃这些因素不管不顾的使用公允价值,则会失去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要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逐步完成公允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六)不盲目追求与国际标准的同步
不管是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还是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我国的公允价值应用主要都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实现国际趋同。但是我国在引用中,并没有完全照搬国际的会计准则,所以我国企业也不得完全照搬国际公允价值的应用,而是要结合实际,完成自身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这样才对我国探讨公允价值起到重要的意义。
(七)提高会计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和逐步完善,许多新的内容得以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这就对我们的会计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判断力,对公允价值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对我国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逐步趋同和等效,我国也渐渐地接受了很多国际上先进可行的理念,现如今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会计的实际操作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会使我国会计领域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