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苹果的现金应该花在何处

导读:忘了股息吧。苹果应该收购埃克森美孚。然后,分析师们可以花时间来弄清楚,这只超级大盘股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
这是个开始。我之前曾预测,苹果将在年内派发10美元的股息,而现在该公司决定从第三季度起每季度派息2.65美元。这够吗?恐怕不够。按照现在估计的盈利能力,也就是每股收益预期为50美元,派息率只有可怜的20%。

由于苹果的资本和研发开支很少,管理层可能在两到三年内再累积起1,00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因此,与正向6,000亿美元迈进的苹果市值相比,1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只是大海里的一口唾沫。这只相当于不到2%的流通股缩减率,用以抵消每年的股票期权奖励。

对高科技公司的经营者来说,深层次的问题是谁在资本分配中受到了优待。可能是管理层、员工、股东甚至是他们的居住地。当管理层的慷慨授予使自己和重要员工受惠时,华尔街的分析师为这种下流行为寻找合理解释。他们不是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来进行估价。非GAAP的数据排除了按年计算的期权稀释。

多年来,IBM、通用电气、微软甚至埃克森美孚等超大盘股公司都开始向取悦股东的方向靠拢。IBM就是最好的例子。几年前,IBM的管理层公布了其长期连贯的政策,包括一项大规模股票回购计划和根据盈利增长提高现金股息。

在市值最大的25家公司中,没有哪家公司像IBM那样通过借贷来回购股票。IBM已经回购了超过25%的股票,并将留存盈余(股息的来源)降低到了最低水平。

埃克森美孚声称要将利润返还股东,但嘴上说得好听,其股息只是略有增加,因为更多的资本被用来进行股票回购。同时,埃克森美孚的资本支出只相当于年折旧额。最近,通用电气将其股息收益率提高到了4%。我对此举甚是满意,市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美国企业界需要制定具有连贯性的股东回报政策。这种政策应该处理好内部资本需求,以及他们对于向股东派发过剩现金和进行股票回购作出怎样的承诺。苹果17年来首次宣布的派息并不够。苹果没有制定战略性计划,其1,000亿美元现金的用途,以及股息政策是否会受制于这一限制因素,这些问题均未得到解决。

如果海外利润无法在不被美国国税局征税的情况下全部收回国内,那么他们会在国内借入资金吗?关于这个问题,上周共和党人已经在税收政策说明中提出了政策要点,但如果奥巴马胜出,这就是个毫无意义的谈话。

关于如何说服企业把与国内资本支出、研发、新员工招聘和培训有关的海外利润收回国内,民主党人有何想法?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下调公司税率,有人在乎如今的公司税率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得多吗?投资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考虑到下调税率的政策可能在新政府上台后时被废止,股票的市盈率是否应该降一降?

奥巴马声称,他希望股息和利息收入的税率为35%而不是现在的15%。如果这个计划生效,会出现什么情况?企业可能会更倾向于股票回购而不是发放现金股息。市场不会喜欢这种政策上的反复。

就长期来看,这显然有利于管理层,因为退休福利计划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而股东将为此做出牺牲。多年来,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的董事长制定了高达九位数的年终奖励方案,外部董事很难对此视而不见。

最后,债券市场本身的走向将决定,有利于股东的分红和回购计划是否会对苹果、微软、IBM、通用电气等标志性的大公司造成大的影响。目前来看,4%的股息收益率才会引起市场关注。

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上升100个基点,30年期国债收益率蹿升至4.5%,如此一来,高收益率股票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从金融市场的历史上看,4.5%的收益率仍然是偏低的。

像默克(Merck)这种股息收益率超过4%并且拥有适度上涨前景的股票也会出乎意料地下滑。辉瑞(Pfizer)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同样如此。就连在大规模股票回购计划方面处于前列的Wellpoint等公司股价也会失去光芒。

所有这一切的深层原理在于,盈利基本面决定了企业股价表现超过平均水平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盈利陷入停滞,即使是收益率诱人的股票也没有用处。看看AT&T和威瑞森(Verizon)就知道了。派息率虽然重要,但并非关键的衡量标准。

在决定上市公司能实施多大规模的金融工程方面,自由现金流是最关键的尺码。股票应该根据自由现金流进行估价。自由现金流倍数较低(比如10倍)的公司可能比收益率为4%、派息率达到70%但利润增长停滞的股票更有吸引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苹果本来是最有希望向股东派发更多股息的公司。苹果的资本支出很少,研发费用也是如此。英特尔等科技公司的研发费用占到营收的15%,而苹果不到5%。

上世纪80年代,IBM因为向下整合零部件生产业务而使自己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当时,蓝色巨人(IBM别称)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但最后不得不出售其半导体工厂。而苹果则明智地利用了远东的独立承包商。

苹果与微软、IBM、思科和甲骨文的股息收益率都处于1.6%至2%之间。史蒂夫·乔布斯很讨厌派息,将之视作讨好无知股东的扔钱行为。由于苹果的自由现金流可能会再增1,000亿美元,这第二笔巨款是否仍会留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谜题永远不会自我解决。

我预测苹果2013年每股收益为60美元,其他分析师的预测从50到80美元不等。80美元这个数字是以苹果能够大规模渗透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为前提。但目前苹果尚未与中国移动建立合作关系。随着苹果开拓价格点较低的市场,其毛利率可能会下降。

苹果的派息与盈利有关,但问题在于,没人保证能预测到苹果的盈利能力在明年过后会如何变化。三星和微软等公司的竞争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饱和的问题必将浮出水面。在2013年过后,苹果股价可能因为盈利能力下降而跌至400美元,每股盈利不超过40美元。每年总共加起来十几美元的季度派息或许会维持不变,但到时候也没人会在乎了。

苹果应该怎么做呢?我希望苹果保留其积累起的所有盈余,成立资金管理部门来投资自己的资本。也可以吸纳外部资金。就像巴菲特一样,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免被贴上投资公司的标签,以免留存盈余被税务部门盯上。

忘了股息吧。苹果应该收购埃克森美孚。然后,分析师们可以花时间来弄清楚,这只超级大盘股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

外部董事们应该站出来掌控局面。他们的首次击球以失败告终。希望他们在下次挥棒时能够击中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