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项目审计》课程整体设计构思

摘要:本文对《项目审计》课程进行设计,主要以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为主线,按照审计职业标准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岗位具体工作过程,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考评四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项目审计 整体设计 职业能力

  一、依据职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目标
  根据审计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审计助理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本课程的总目标为:使学生掌握初步业务活动、收集审计证据、填写和整理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等基本技能,能解决接受审计委托、编制审计计划、执行风险评估、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撰写审计报告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同时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行为,具备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职业道德。具体目标为:1.认知目标。认知审计基本知识、审计法规及有关职业道德知识;认知审计计划工作、审计风险评估过程;认知各业务循环审计的相关知识;认知审计报告的结构和类型。2.能力目标。在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接受业务委托、编制审计计划、收集各业务循环审计证据;能编制并分析、整理审计工作底稿;能撰写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从事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和良好职业行为的审计职业道德;具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进取精神;具有快速、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理性、明确的审计法律意识。
  二、基于审计工作过程设计项目化课程体系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以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设计原则,基于审计工作过程,将审计工作知识序化,按照项目化的理念设计课程体系。
  (一)基于审计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充分考虑审计工作的完整性、项目任务的典型性、教学组织的可操作性以及课程的实用性和拓展性的前提下,本文以会计师事务所真实的审计任务及其现代审计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并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科学设计了贴近工作实际的9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下划分出若干个学习任务(共细化为20个学习任务),并将职业资格考试中涉及审计内容的部分融入其中,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中,9个学习项目依次为:(1)认识审计与了解审计环境;(2)审计计划工作流程;(3)审计风险评估;(4)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5)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6)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7)投资与筹资循环审计;(8)货币资金审计;(9)撰写审计报告。20个学习任务为:(1)认识审计;(2)了解审计环境;(3)开展初步业务活动;(4)初评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5)编制审计计划;(6)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初步识别审计风险领域;(7)了解并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8)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设计实施应对措施;(9)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10)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1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14)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5)投资与筹资循环的控制测试;(16)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7)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18)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19)完成审计工作;(20)编制审计报告。
  (二)按照行动导向模式设计教学活动。在项目教学中,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活动为过程。把每个项目分解成几个任务,每个任务都设计相应的学习情景,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完成学习任务。以“项目四: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任务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为例,设计教学活动如下:
  1.明确任务。教师活动,明确学习任务:通过理实一体教学,掌握“了解与评价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步骤、内容和程序”;能够进行初步风险评估;熟练编制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汇总表。学生活动,接受任务: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讨论“了解与评价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步骤、内容和程序”;进行初步风险评估;编制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汇总表。时间安排:5分钟。
  2.分组计划。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协助各组学生制定工作任务计划。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每组相互讨论工作计划。时间安排:10分钟。
  3.教学互动。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并介绍“了解与评价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步骤、内容和程序”、演示风险评估过程、展示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汇总表并介绍填制方法。学生活动:按照了解与评价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的步骤和程序审计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情况汇总到审计工作底稿;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评估初步风险。时间安排:20分钟。
  4.课堂演练。教师活动:提供实训资料,解答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活动:理实一体教室进行实践练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间安排:20分钟。
  5.实施检查。(1)展示工作成果。教师活动:展示每个小组操作结果。学生活动:认真观看、细心倾听、学习经验、查找不足。时间安排:10分钟。(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活动:教师巡视答疑。学生活动:学生完成纠错过程。时间安排:10分钟。
  6.评价与反馈。(1)师生共同测评。教师活动:发测评表。学生活动:填测评表。时间安排:10分钟。(2)教师总结。教师活动:教师总结本节知识点。学生活动:记录笔记,整理知识要点。时间安排:3分钟。(3)布置课后任务及预习内容。教师活动:提供参考资料及相关网址;网上答疑、布置任务。学生活动:记录课后任务及预习内容。时间安排:2分钟。
  三、以能力训练为中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本课程建立了理实相融、“教、学、做”一体的5环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一)审计现场见习。将教学班分成6个小组,由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内审部门现场见习,初步了解我国审计三大体系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了解各审计组织所处的环境,最终树立对审计工作任务和本课程学习项目的感性认识。
  (二)专题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特定项目布置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调查,以加深对该项目的认识和了解。如针对内部控制的学习,首先设计了调查方案,包括明确调查目的、布置调查任务、调查要点提示、设计调查表要求、提交作品要求,最终以学生交回的内部控制调查问卷进行作品展示与成绩评定。
  (三)单项技能实训。在项目审计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各个审计项目,安排学生到专业教室或模拟实训室进行审计证据收集、工作底稿编制等实践操作。实训资料可以选择教师自编资料,也可以使用会计实训形成的或实习基地提供的会计资料。最终以学生的项目作业进行作品展示与成绩评定。
  (四)专周综合实训。设计专周实训方案,包括实训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准备、实训步骤、考核评价五部分;课程主要学习项目结束后,将每个教学班分成6个团队,运用审计软件,强化训练、综合作业,用角色扮演和互换的方式模拟实务操作,最终以学生的综合作业进行作品展示与成绩评定。
  (五)企业顶岗实习。在最后一年毕业实习期间,教师布置与审计课程相关的实习内容和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在校外兼职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加具体审计业务,从事实际审计工作。同时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包括实习组织、实习时间、实习要求、实习考核办法四部分)来保证实习效果。最终由考核小组,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能力、劳动态度、思想表现、协作与沟通能力、实习报告、实习日记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全面考核学生的实习效果。
  四、以过程性考核为主设计课程考评方案
  为了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形成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