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基于AHP的国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特点及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AHP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指标进行量化和全面考核,并通过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希望为评价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绩效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绩效评价 内部审计 层次分析法


  一、国企内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企业经营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步完善起来的。随着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的变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9年对内部审计进行了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组织的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公众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国家审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并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服务于国家审计。因此建立一套体系对国企内部审计的绩效进行评价,对国家审计的完善与整体效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内部审计有着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已有很多文献通过不同视角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绩效进行评价。本文试图把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应用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评价之中,研究一种基于AHP的国企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方法。
  二、基于AHP国企绩效评价方法的步骤分析
  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AHP于1982年传入我国,并在此后得到迅速发展。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和层次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对一些较为复杂、模糊的问题做出决策,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并且具有可靠度较高、误差较小的优点。基于AHP的国企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一)深入分析国企业内审的绩效评价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建立AHP层次结构模型
  国企内部审计的绩效考核的目标是客观地评价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企业价值的增值作用。内部审计的产品是内部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建议书和管理建议书等,它对企业目标的实现,风险控制都是间接发挥作用,较难准确量化内部审计工作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和降低风险水平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专家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国企内部审计绩效的影响,本文建立了AHP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A为目标层,B为准则层,C为指标层。

(图略)

  
  (二)对同一层次的各指标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在AHP的运用中,判断矩阵是用来表示同一个层次中各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会涉及到定性考量,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因而Saaty等人提出构造成对比较矩阵A=(aij)nхn,即: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因素相互比较,以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结果准确度。成对比较矩阵是表示该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的元素aij用Saaty的1-9标度方法给出:

(表略)

  综上,在国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由专家进行评价,本文可构造相应的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和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国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各级判断矩阵的构造,并采用Matlab软件,通过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权重及CR值,并判断各自的一致性。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 )/(n-1)。
  2.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当N=1,…,9时,RI的值如表1所示。

(表略)

  3.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CI/RI,当CR<0.10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应当对其进行适应的修正。
  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求得A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2.0022;CI=0.0022;RI=0。因为CR≤0,所以判断该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即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
  同理,可求得B1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5.3669;CI=0.0917;RI=1.12。因为CR=0.0819<0.10;所以判断B1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求得B2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6.4814;CI=0.0963;RI=1.26。因为CR=0.0776<0.10,所以矩阵B2可通过一致性检验。
  (四)进行层次总排序及总体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得到的是一组指标对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而评价的最终目标要得到的是层次指标对目标层的排序权重,从而根据各指标对目标层的评价对象进行评价。通常,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
  CR=(a1CI1+ a2CI2+…+amCIm)/(a1RI1+ a2RI2+…+amRIm)
  其中CIm为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RIm为随机一致性指标。结合层次单排序结果可得出总体一致性比率CR=0.0777<0.10,即方案层的各指标对目标的组合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即可判断运用AHP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是合理的。各层次权重的最终结果如上图1所示。
  三、构建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
  (一)构建绩效评价模型
  基于国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AHP层次结构模型,可以构建如下国有企绩效评价模型结构:
  A=■W■W■P■+■W■W2P■+…+■W■WnP■
  其中,Wi为被评价对象A指标层中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n为被评价对像A准则层中各个准则的权重,Pi为被评价对象A的指标层中各个评价指标的值,Mk为第K个准则层中所包含的指标的个数,K为准则层中准则的个数。
  (二)绩效评价的结果
  根据国企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模型,可以对评价对象的绩效进行评价,即对各指标层的值与相应的最终权重的乘积进行求和,可以得到国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结果。将此方法用于评价国企内审的绩效,通过对绩效的纵向考核,可以得出本年度内审的目标实现程度,以进一步落实内审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此外,通过对总体目标层权重的排序,确定当年内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关键领域,以提高内审工作的效率,并将内部审计目标落实到位。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员工的反馈意见以及审计的整改率,以使内部审计的资源得到更大的发挥。
  基于AHP的评价模型对于国企内审绩效的横向评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此评价模型运用于对集团内部各分公司绩效的横向对比,以各指标层的值为基础的总体绩效评价结果更为准确与合理。将赋予权重的指标作为国企内部控制评分的标准,可以帮助评价人员更好地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更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以及提高管理效率中的作用。
  四、结论
  本文把国企内部审计绩效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提出基于AHP层次分析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国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该方法把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能够合理、全面、客观地对绩效进行评价,从而满足国企内审绩效评价的需要。当然,此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采用AHP构造判断矩阵时,需要采用1-9标度尺法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而重要性值的确定没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往往会导致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不一样。J




参考文献:
  1.张莉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
  2.王奇杰.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8,(1).
  3.文弘宇.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05).
  4.奚淑琴,邵青.职业化: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内部审计,2005.
  5.Sat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New York McGraw-Hill,1980.
  6.Jack Diamond,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 in Govern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J].IMF Working Paper,Fiscal Affairs Department,31 May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