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于目前煤炭行业经济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经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进入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尽管在08、09年各国为应对危机大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但并未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危机局势的蔓延,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一、国内外煤炭行业经济形势

(一)国际煤炭经济形势

从供应角度看,美国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玉米乙醇产能,最近10年悄然兴起并迅速壮大的油页岩气革命,席卷世界各国的太阳能、风能、地热、沼气等新能源开发热潮,特别是国内煤炭10年持续繁荣引起的社会投资大规模向基础能源领域的集聚效应,加上不断扩大的煤炭和天然气进口、伴生煤层气开发规模,正在使能源供应的总量和结构发生持续快速的变化。

从需求角度看,欧美发达国家2007年10月以来遭遇的大规模金融危机,最近两年暴露出来的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新兴市场国家迅速膨胀的过剩产能,快速上涨的生产要素成本以及去年以来中东、北非国家持续不断的骚乱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的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下降,加上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减排目标给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巨大压力,必然导致目前还不能真正洁净利用的煤炭需求出现无增长甚至负增长趋势。

眼前这场愈演愈烈的煤炭需求危机和由此引起煤炭价格自由落体式下降、销售空间不断缩小、企业和社会库存急剧增加的态势,是国际国内以往10年时间逐步积累的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煤炭产业进入漫长隧道之前的前奏曲,绝非短期可以改变发展方向的插曲。

(二)国内煤炭经济形势

自2012年5月至今,曾在我国缔造出无数财富神话的“黑金”煤炭跌下神坛,持续了十年繁荣的煤炭市场风云突变:价格下行、库存增加、市场滞销、货款回收迟缓、部分煤炭企业工资发放困难……种种行业性低迷迹象纷纷显现。拼产量、拼价格、抢市场、争饭吃已成为各煤炭企业的现状。

二、我国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一)煤炭需求增幅持续回落

经测算,2012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19.7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一是由于宏观经济的减速,二是受国际煤价下跌的冲击,三是因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根据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控制在39亿吨左右,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势必将有所减慢。“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从过去的8.8%降至3.8%,年新增产能将从过去的14亿吨降至7.5亿吨左右,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发展后,我国煤炭行业即将进入调整时期。

(二)煤炭供应能力大幅增加

一是煤炭建设投资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25万亿元,去年投资4897亿元,今年上半年投资2103亿元,同比增长23.1%,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

二是煤炭产量继续增长。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19.1亿吨,同比增长5.6%,其中6月份产量3.2亿吨,增长1.6%,增幅回落。

三是煤炭运量下降。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煤炭11.66亿吨,同比增长4.5%;6月当月发送1.76亿吨,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11%。主要港口上半年转运煤炭3.12亿吨,同比下降4.1%,6月当月转运4523万吨,同比下降19.7%。

四是煤炭进口快速增长。上半年煤炭进口13985万吨,同比增长65.9%,出口577万吨,同比下降34.1%,净进口13408万吨,同比增加5854万吨,增长77.5%。

(三)煤炭库存快速增加

煤炭市场持续低迷,港口、电厂库存有增无减,截至6月末,我国全社会煤炭库存达到2.78亿吨,全国重点发电企业存煤9134万吨,电力库存可用28天(国家规定库存14天),煤炭企业库存6300万吨,秦皇岛港库存近1000万吨,已连续多日突破库存警戒线上限,达到历史最高点。

(四)煤炭价格全线下跌

从2012年6月份的数据看,自去年8月份以来煤炭市场呈现波动下行趋势,当月指数为-42.4,环比5月份下降6.8个基点,反映煤炭市场下滑趋势明显。7月13日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83.5点,比5月末下降7.9个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2.9个点。

可以预见的是,在宏观经济形势没有明显好转背景下,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走低,可能经历3-5年的筑底过程。

(五)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一是煤炭企业销售压力大。6月份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同比下降2.3%。二是企业成本持续增加。前5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4.32%。三是货款回收出现困难。不少煤炭企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不断需要大量资金注入进行新设备启动、新项目建设和新技术开发,新的生产力尚未形成,短期内资金收益难以收回,煤炭企业现金流趋紧。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苦练内功,内部挖潜,降低生产成本。

三、下一步煤炭市场走势的预测

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但是已经出现企稳的迹象。受世界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投资和经济增速回落,所以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估计近期难以快速好转,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煤炭需求的增幅可能进一步放缓

目前主要的耗煤行业是钢铁、建材等,而这些行业的产品产量均呈放缓的态势,已经创了近几年的低迷,预计全年的煤炭需求量可能与上年基本持平或小幅增加。

(二)煤炭的净进口将进一步增长

受世界经济低迷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美国大力开发天然气替代煤炭用于发电,此外,由于中国和印度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国的煤炭开发建设步伐加快,陆续投产形成了新的投产能力,煤炭供应量年年递增,全球煤炭市场将呈现供大于求的过剩局面。目前,国际煤炭价格已经出现徘徊企稳的趋势,但是仍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国内煤炭产能将继续增加,但产量将受到抑制

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采取了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由投资高速增长形成的产能已经进入集中释放区,所以今年新增产能仍将保持较大的规模,但是下半年的煤炭产量可能受到抑制。因为出现了饱和的情况,可能会有一些企业出现减产或阶段性停产。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超能力生产的企业的产能将受到制约。

综上所述,笔者预计下半年煤炭进口量将继续增加,煤炭供应继续保持小幅增长,煤炭需求可能出现继续回落,煤炭市场将继续显现供大于求的形势。

四、应对措施探讨

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要认清形势,客观地看待市场的变化,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将短期措施和长远发展战略相结合,以做到内外齐修,标本兼治。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

面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巨大经营困难,煤炭企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并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做强做大主业的同时,发展多元化产业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发展煤—焦—化,煤—电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对于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辅业,要果断处理,使煤炭企业将有限的资金、人才资源有效地使用到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产业中去。其次,在煤炭市场价格滑落、需求减弱的市场环境下,重新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寻找更多的产业发展和价值发现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保证并适度扩大市场占用份额,对于市场暂时不需要的煤炭产品减少生产,最大限度创造企业价值。

(二)变革运销体制、调整运销格局

应对危机的关键在于销售,鉴于当前形势,煤炭企业要围绕企业效益核心,实施销售战略战术,做到科学销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抓住煤炭销售重点,增加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调整铁路运销结构,继续主打精煤战略,提升精煤直销量;做好市场与生产的桥梁纽带,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指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接货量;根据生产变化,及时协调产品与市场对接,协助解决企业遇到的运销问题,力争销售通畅。

(三)推进技术改造、强化安全监管

煤炭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及创新力度,力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并加强煤炭专业以及各专业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综合和协调运作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在经济危机中,煤炭企业要从紧从严抓好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规定,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隐患,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以良好的安全业绩体现效益。

(四)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资金成本

在内部管理方面,在当前市场“寒冬”时期,更要在“节”字上想办法、做文章,要搞好预算管理,加强经济活动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料全面管控,对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通过“无纸化办公”、压缩可控费用等措施节约开支,做好修旧利废和生产复用工作,通过内部挖潜,降耗节支来降低煤炭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在资金方面,要规范资金使用,实现资金平衡。积极与各金融机构进行对接沟通,合理调整融资结构,争取最低成本融资,在融资项目、融资金额、融资期限上适度调整,实现多产品、多渠道融资,在降低资金成本的同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