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提高审计评估执业质量 全面提升行业公信力

 记者:“银广夏”等事件被曝光后,引发了一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危机,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李勇:近几年股市曝光的上市公司造假案,对上市公司和行业信誉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对社会和公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大监管力度,对造假者依法处理,绝不手软;另一方面也不能消极地认为,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甚至整个证券市场就不行了。近几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见的审计报告比率逐步升高:1996年为9.06%;1997年为13.2%;1998年为17.51%;1999年为19.7%;2000年为16.3%,这些市场信息及时地提醒了投资者,对防范市场风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事务所坚持原则,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过滤了大量的信息风险,挤掉了不少泡沫和水份。据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2000年的会计报表中:审计调减资产总额454.5亿元,占审计前资产总额的2.2%;审计调减利润总额84.7亿元,占审计前利润总额的7.5%。我们不难设想,离开注册会计师的证券市场将会付出何其巨大的交易成本;我们更难以想象,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信用体系的构建离开了会计信息的鉴证者——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又会怎样。因此,以“独立、客观、公正”为立身之本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监管上市公司的重要防线,在证券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然,上市公司造假也绝不是中国证券市场所特有的。从200多年前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案到现代美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一系列恶性违规事件,如美国玩具上市公司——马蒂尔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事件,美国医疗用品公司会计舞弊事件等等。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必大惊小怪,但要警醒,要认真对待证券市场每一起会计舞弊及审计、评估失败的案例,要深刻分析根本原因,并对整个行业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记者:您认为,影响我国审计评估执业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李勇:造假的根本原因首先是行业内自身存在的问题,其次也有外部的执业环境问题。

我国事务所的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执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事务所4446家,执业注册会计师54220人,平均每家事务所仅有12人。在现有的注册会计师中,50岁以上的占48%,其中60岁以上的接近30%,而大学以上学历的仅有28%。行业内存在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执业不规范,风险意识淡薄的情况,部分事务所运行体制不合理,内部管理混乱,挂靠体制所形成的弊端尚未根除。个别事务所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甚至卖公章,卖牌子,严重地影响了执业质量。

从执业环境来看,整个市场对高质量的信息缺乏强烈的需求。主要是社会信用程度不高。从有些恶性案例分析,甚至有些政府部门为争“政绩”而怂恿做假。其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很多公司的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经营管理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决定着审计机构的聘用、收费等。在这种审计关系格局下,事务所就有可能因迁就上市公司而做假。

记者:制止行业作假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此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有何有效措施?

李勇:我们一定要狠抓执业质量,强化治理力度,要意识到制止行业作假,不仅是社会公众的呼声,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是我们行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必然选择,舍此别无它途!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打假治假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一是严格资质管理,实行证券市场审计评估业务的退出机制。二是把握独立审计的精髓,严格事务所的业务质量管理。注册会计师要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在承接和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考虑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如果业务范围超出了自身的胜任能力就应当拒绝接受委托。三是要加大惩处力度,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司法介入,让对社会公众和市场经济造成重大危害的作假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还要加强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的建设。目前,全国各级协会的监管队伍不足百人,这与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数量极不相称。要充分利用和引进人才,实现专家治理。四是要推行合伙制,增强事务所的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推行合伙制是建立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的需要。注册会计师出 具虚假或不实审计报告,不仅要承担行政责任,还要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目前,司法机关正在进行研究,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将落到实处。五是要强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把诚信教育放在首位,让每一名注册会计师都牢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