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营造和完善公路财务运行机制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我国公路部门的财务运行机制,介绍了其基本框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构筑良好的公路财务运行机制提出来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公路 财务运行机制 财务风险
一、公路财务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
公路财务运行机制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整体,它由若干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整个有机体中分别处于不同位置,发挥不同作用,以不同方式来维持财务机制的运转,作者认为其要素可以概括为:单位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
1.单位管理体制
它是在新型公路经营机制前提下,公路单位内部各机构部门、个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责任和相互关系,明确规定应享有的理财权限和相应承提的理财责任,以及应得的合法利益从而激发员工的热情,并通过权责约束人们的各种不良行为。
2.财务管理制度
它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所规范的各项行为标准,克服养路部门存在的“责任空置”和“预算软化”的弊端。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三方面:(1)养路费收支、预算管理制度,即养路资金是国家预算外资金,对其管理属于“国家财政”范畴,养路收支制度必须贯彻“收支 两条线”的原则,不得隐嘴收人,在列支出,套取资金。支出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不得随意突破计划,自作主张,加大支出,“软化预算”。(2)筹资管理制度在新的公路体制运行下,公路养建资金来源渠道得到拓宽,经上级批准的借款工程、联营工程逐年增加,财务部门要相应强化管理制度,加强对借人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利益分配制度。
3.内部监督制度
财务运行机制作为一个有机体,实行有效的自我监督是保证其正常有效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内部监督制度是财务运行机制不可缺少的组成之一。在财务机制运转过程中,监督制度所起的作用是防范不轨行为,维护正常秩序。内部监督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主要是会计监督,监督既有财务收支合理合法性的监督,也有对财务行为效果的评价。
二、我国高速公路财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运营管理不规范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公益性, 但对此项特殊服务行业的认识及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服务形象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财务管理不规范,难以做到实时跟踪、现场监控, 不能有效发挥财务管理的控制与监督作用。如各地高速路收费站收费标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且地区之间差别较大, 存在乱收费、人情收费、不开发票和出具废旧发票等现象。
2.融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不合理, 银行贷款比例过高, 还款压力大, 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和银行风险。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方式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于各种专项税费和财政性资金、转让经营权、BOT融资、股票、债券、直接利用外资、通行费收入、企业自筹资金以及国内外银行贷款) , 但是, 政府投资与银行贷款仍旧是目前高速公路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尤其是银行贷款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资料显示,目前高速公路公司融资结构中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提供的贷款约占60%-70%, 这样的结构普遍导致高速路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 财务压力大, 进而增加了金融风险, 不利于公路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3.资金控制不力
通常公路项目建设投资规模都很大, 周期长, 资金管理的环节多, 资金结存时间相对较长, 加上资金投入的数量和时机难以把握, 这就为其管理造成困难。目前, 公路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普遍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建设资金管理控制措施, 从而使得浪费、挤占、挪用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腐败行为很难避免。
三、构筑良好的公路财务运行机制的建议
我们正在向市场经济新体制迈进,但新旧体制转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路财务运行机制的建立是在适应公路体制改革在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下,理顺公路财务关系,促进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公路财务运行机制适时构筑并日趋完善,必须创造良好氛围和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作者认为不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树立全新的公路财务观念
随着公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确定了公路经营机制,实行事企分开,企业化管理,公路养建单位作为独立自主的财务主体,在国家宏观政策、法规、法律的指导下,自主从事理财活动,包括养路投资计划的安排使用,借款工程的资金筹措,结余资金分成额度和比例等。
2.合理筹集建设资金, 降低财务风险
公司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资本金与借贷资金的合理比例, 在保证公司偿债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 将公司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使公司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同时还应加强投资管理。在投资前,应依据各种财务信息和有关数据, 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对公路投资额和未来交通量进行科学预测, 充分比较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报酬, 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防止由于可行性论证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公路投资失误。
3.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
科学合理的财务机制终究是由人去操纵运行的,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公路理财自主权的扩大,财会人员难以胜任理财重任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大力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显得十分迫切。当前,应注重培训复合型财会干部,进行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公路专业知识掌握、财税、金融协调等再教育,以期达到机制完善、运行灵敏、管理有序、效益明显的综合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文杰,文拥军.论高速公路公司财务评价指标的选择[J].公路,2007;5
[2]周蕾.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1
[3]周朝阳,彭艳.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9
[4]高博,杨静.我国高速公路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交通管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