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中国人寿的内部审计改革--从转变职能入手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两地同时上市,揭开了中国人寿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篇章。公司审计部2003年成立以来,大力提倡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并积极进行了审计体制的改革。
  一、人寿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主要背景
  (一)旧体制下暴露出的缺陷
  中国人寿在重组上市前是典型的国有企业,审计部是从原来的稽核部演变而来。顾名思义,稽核是在经济行为发生以后,对交易记录进行审核,发生在事后,是静态的,而审计是动态的,全方位的,可以贯穿于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公司审计机构成立的最初几年,在监督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审计职能相对单一,完全是按照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要求进行常规性工作,与我公司监管环境的变化、经营管理的需要、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及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1、原有的审计管理模式缺乏独立性。各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既隶属于所在公司、由总稽核或副总经理主管,又接受总公司审计部领导的双重领导。审计管理模式妨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原有审计以事后监督为主。长期以来,公司内部审计的重点主要放在财务稽查复核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上,审计工作偏向于事后财务监督,无法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和决策制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监控,无法实现增加公司价值、帮助管理层达到目标的作用。
  3、原有的审计方式方法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主要采用现场审计为主,抽样方法随意,导致审计人员无法捕捉到经营管理中的敏感信息,无法实时地发挥预防风险的作用。
  (二)新形势提出的新挑战
  1、公司监管环境要求。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有利因素,也带来了经营压力,特别是在外部监督方面,上市后公司将接受更加严格的多重监管,除了中国保监会外,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美国与香港的证券管理机构都将对我们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广大投资者更是天天在盯着我们的股票,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与股票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密切相关。我们面对的是重大国际资本市场,处在公开透明、公众关注、多重监管的发展环境中,监督管理的高度透明使我们成了“生活在鱼缸中的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任何疏忽和漏洞,都可能酿成不良后果,其代价是十分高昂的。对于这一点,在美国的部分中国企业有沉痛的教训。如网易被停牌,股价30个交易后跌至1美元;中行纽约分行被美国财政货币监理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处以1000万的巨额罚款。作为在美国的上市公司,要遵守美国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这个法案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管理层要在年报中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的有效性做出报告。
  2、公司管理现状要求。公司股改上市,从一个传统的大型国有保险企业跨越式地成为美国香港两地上市公司,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公司业务的发展。在管理机制上、在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说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与上市公司管理透明化、规范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目前,国际内部审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旨在增值、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的、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对照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我国各大金融机构都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巨大差距,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在上述情况下,原先的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改革。
  二、人寿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审计职能重塑,建立“监督、评价、建议”一体化的职能体系
  中国人寿的审计改革从转变职能入手,建立起监督、评价、建议一体化的职能体系。公司健全了监督机制,完善了内部审计领导体制。公司设立了监事会,对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经营管理和基金业务运作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公司内控机制、风险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董事会负责,接受监事会的业务指导,为经营管理层服务。职能扩展的主要目标是: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实现管控的“关口”前移;强调内部控制评价;开展多角度关注;提倡主动参与。职能转变后,突出了内部审计评价、建议的作用,强化内部审计服务管理层的理念,标志着中国人寿内部审计从监督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二)管理体制重整,建立“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审计体制
  体制重整是保证审计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改革后的公司内部审计实行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的审计体制,审计工作以控制风险为核心,以增加公司价值为目的,以监管法规为指针,强调事前防范、动态评价。在总公司设审计部,对公司董事会负责,为管理层服务;省和计划单列市分公司设总审计师、审计办公室,总审计师直接由总公司管理,对审计部负责并报告工作;各审计办公室在总审计师领导下开展工作;地市分公司设审计特派员,对审计办公室负责,并实行向审计部、审计办公室双重汇报的工作机制。体制重整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标志着中国人寿内部审计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转变。
  新的审计体制增强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实现了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转变;通过垂直管理、统一领导的审计体制,实现审计资源优化管理;通过在业务一线广泛布点,保证总公司审计部能够得到真实完整的审计信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第三只眼睛”的作用,在全国各级分支机构中发挥“雷达和神经”的作用。同时监管的重心前移,把问题防范在尚未发生的时候。
  这种审计体制满足了内部审计工作相对独立的要求,既有利于审计人员履行其监督职能,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客观评价,又有利于审计人员贴近经营管理活动,与被审计单位建立紧密的联系,第一时间掌握经营管理信息,达到改善公司经营管理的目的。
  (三)审计方法不断创新
  审计方法创新是审计改革的直接结果,主要有:建立信息平台,实现风险预警;建立经济责任档案管理系统,对每一位分支机构的经营者进行全面动态评价;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及内控评级;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现场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开发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等科学审计方法等。
  总之,新的内部审计体制改革建立了与公司世界500强地位相称、国内领先、有中国人寿特色的内部审计系统。新的审计模式实现了审计工作的十大转变: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从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从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从单角度关注向多角度关注转变;从经验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从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心向全面审计转变;促使被审计单位从被动接受审计向主动参与审计转变;审计人员从单一知识结构向复合知识结构转变;从回顾历史向着眼未来转变。
  中国人寿全系统正按审计部提出的“理顺体制、转变职能、激活机制、增强责任、提高素质、稳健过渡”二十四字的审计体制改革原则,努力实现现代内部审计服务于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作者: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分公司 张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