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会计工作的命脉


摘 要:“会计信用短缺”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会计造假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了祸根。本文面对社会现实,就我国会计诚信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做了分析,旨在呼唤会计诚信的回归。
  关键词:诚信;会计工作;命脉
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短缺 ” 则成了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 ” 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会计工作的通行证 ” 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信用短缺 ” 不只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没有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就不会健康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八荣八耻 ” 中的第六条就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国务院前总理朱钅容基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 要求。为什么诚信会受到如此的关注?因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如果市场失去了诚信,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必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国内外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如美国的平安、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公司先后爆出财务丑闻;国内的有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猴王、黎明股份、银广夏等造假案也先后被曝光。会计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 这些国外、国内的会计假案的出现充分证明了诚信 ” 会计工作的至上原则 ” 会计行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立身之本,会计工作的命脉。
使会计从一门实用性的学术 ” 变成了令人疑惑疑惑的魔术 ” 呢?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会计工作失支了诚信。
1 会计诚信的内涵
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荣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完善的品质和服务。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老实守诺,诚信就是老实守诺。具体表示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也包括企业行为,人们往往把会计诚信片面地理解为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实际上会计诚信既包括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且企业行为占主导地位。会计人员的诚信往往依附于企业的诚信,因为会计人员是企业的一分子,为了个人生计的需要而保持现有职位,获得既定收入,不得已而为之,处于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弱势位置。而企业则是为了局部利益,故意假造虚假财务演讲,以蒙骗报表使用人而获取超额利润。当然由于某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也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会计信息失真,这属于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2 会计诚信问题存在原因诱发造假行为,
2.1 利益驱动。会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各种制度尚未理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某些企业趁机混水摸鱼,往往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根本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项,特别是收入、利息等相关业务上根本没有依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或谨慎性原则进行处理;不按规定进行规范的摊销、预提;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或支出;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的计算规范和利润分配方法,从而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准备上市或者已上市的公司来讲,只要依照融资条件做出一份漂亮的报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资金。银广夏就是例证,银广夏 1999 年和 2000 年通过虚构 7.45 亿元利润创造了中国第一蓝筹股 ” 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 1998 年末增加了至少 70 亿元。可见,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原动力。
利息效益失衡是会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2.2 监管不力。
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但在执行中真正受到处分的却很少。对个人出具虚假财务演讲惩罚最重的对披露信息中 “ 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处以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刑法》其他处以 20 万元以下的罚金 ” 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国目前涉及会计诚信问题的法律很多。
虚假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供给与需求。对于造假者而言,造假与普通商品一样。只要造假的收益大于本钱,造假者就肯定会做出造假的选择。迄今为止,监管部门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
加之监管不力,由于造假收益明显大于本钱。造假之风愈演愈烈,形成了不假反而假 ” 怪现象。这是会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又一原因。
追求虚假经营业绩,
2.3 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会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官出数据,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原因。数据出官 ” 现象屡见不鲜。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都是由上级政府直接任命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形成了一大批 “ 官员企业家 ” 虽然企业内部均形成了包括职代会、党委、工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但在具体运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董事会高高凌架在上;董事长或总经理大权独揽,监事会形同虚设,起不到监督制约作用,等等。某些企业的领导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考核指标,强令会计人员调整会计账目,虚列收支,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借以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可见,企业结构的缺陷,片面追求虚假业绩是会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又一原因。
会计基础工作单薄,
2.4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会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局部单位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国现阶段。不能实事求是恪守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坚持依法办事,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中饱私囊;有的会计人员为了追求金钱利益、个人享乐,经不起物质、权利的诱惑,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蜕化甚至沦丧;还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认为反正不是自己的事,避之甚远,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另外,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还在于,会计基础工作单薄,财务监督失控,内部管理混乱。如有些企业对财产物资缺乏严格控制,从而导致很多财物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可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单薄是会计诚信问题发生的又一原因。

3 重塑会计诚信的几点建议
要加强法制和监管力度,
3.1 重塑会计诚信。做到标本兼治
缺乏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奖励力度,从我国现行法规来看。只规定了一些行政和经济的处分,负刑事责任的很少。因此应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立法,从而加大对造假者的执法力度。对违反法规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和单位要依法追究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除行政责任和经济处罚外的刑事责任,使造假利息远远大于造假收益,力除造假之风,使其望而怯步。另外,还要加强监督机制。企业内部要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外部建立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行政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体系,形成内外共监的防范体系,通过法律和科学的约束监督机制,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创造必要的条件。
要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3.2 重塑会计诚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解决国有股份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改变企业治理结构。就必须通过加快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企业在现代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充分体现企业的独立性,这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的前提条件。企业没有合理的治理结构,就很难杜绝虚假信息的发生。
必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
3.3 重塑会计诚信。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指引人们正确处置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建立会计诚信教育机制,诚信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要 “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为行动准则,为共建繁荣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使诚信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列入教材,诚信教育要从大学在校学生入手。进入大学教程,使诚信深入人心。同时,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特别是会计领域更应以此做为 “ 立身之本 ” 和 “ 处世之宝 ” 树立 “ 信 ” 则 “ 立 ” 观念,会计工作中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贪不占、讲究信用,同时应守法、守约,以信为本。
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岗会计人员在不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做到以法办事、爱岗敬业、搞好服务,正确处置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不唯上,不唯情,做好 “ 内当家 ” 坚决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以重塑会计诚信。
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总之。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诚信更是每个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