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摘 要】 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质的抽象范畴。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选择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可以使会计理论体系能够更好地运行和正确地发展和扩容,对于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构建逻辑起点异常重要。本文回顾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理论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会计理论结构中最基础的要素,并提出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环境的观点。
【关键词】 逻辑起点; 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起点论
会计理论体系又称会计理论结构,是指由各种相对独立且具有自身作用的会计理论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在会计理论研究中,逻辑起点是一个必须探讨的现实问题,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严密性,以及它对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为了明确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与总体思路;为了增强会计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为了提高会计理论研究的效率与水平,正确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十分必要。纵观中西方会计理论,关于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观点主要有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和会计环境起点论五种。
一、几种观点的比拟
一)会计假设起点论
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这种观点认为。会计假设是基于客观环境推理而得到最本质的东西,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现代会计存在基础。但是会计假设只能来自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而社会经济十分复杂,会计假设的形成及层次都将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就目前环境变化看,公认的四项会计基本假设都受到挑战。由此可见,以会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是行不通的脱离实际的
二)会计环境起点论
环境决定一切,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会计理论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客观环境密切相关,会计的历史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会计环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研究的起点,可以构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可以揭示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会计实质、对象、假设、目标,最终统一在特定的会计环境条件下,会计理论体系结构:会计环境 — 会计实质 — 会计目标、假设、对象 — 会计准则 — 具体会计准则 — 会计实务。但是激进观点认为环境属于外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环境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会计目标起点论
系统就不能存在但是目标具有主观性,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境地。会计目标论认为:会计作为一个人为的系统必需首先确立目标。没有目标。缺乏可靠的客观依据。以会计目标为起点,难免以需求为导向,一定水平上会忽视会计的实践。
四)会计实质起点论
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重要的标志。 20 世纪 50 年代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会计实质反映了会计的内在规律。由于我国当时的历史环境比较特殊,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一般都是从会计的实质入手,推及会计职能,再及会计目标,依次推出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顺序,推定会计方法,最终得出会计演讲。但是如何由会计实践来检验会计本质的真实性?有人认为以会计实质为起点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缺乏会计实践的支持,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五)会计对象起点论
解脱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弊端,会计对象起点论以社会经济活动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对象。体现了会计是工具的激进观念。但是会计是一种主观反映客观的活动,过多地注重会计的客观性,显得主动,有利于提升会计理论的层次性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国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通过查阅各种起点论的资料,任何一种起点论都有其固有的缺陷。笔者认为,未来我国应以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
一)什么是会计环境
影响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实务,会计环境是指存在于会计系统外部的决定着会计的发生与发展。包括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客观情况。不管论述的观点有多少种,都可以从中看到人们非常重视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认为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的发生与发展,并且把会计环境作为研究会计问题的起点。
二)会计环境起点论的优势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环境的作用下进行的会计也不例外。尽管会计环境起点论自身存在缺陷,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环境。但是会计环境涵盖了影响会计理论的诸多因素,将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会计界加强会计理论建设、建立完整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关键。
有以下优势: 将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每个方面都是人们可以认知的会计环境独立于会计假设、会计目标而存在具有初始性。将会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不会受到其它理论要素的制约, 1. 会计环境具有可知性、初始性。葛家澍教授将会计环境分为历史、经济、文化和制度四个方面。从而建立逻辑严密的会计理论体系。
无论是会计假设起点论, 2. 从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历史分析中可以看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实质起点论还是会计目标起点论,人们对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始终没有离开会计环境这一客观背景。会计环境是衡量会计理论是否先进科学的基本规范,脱离会计环境而孤立地研究会计理论,不可防止地会造成脱离实际,从而成为 “ 空想 ”
即从会计假设起点论过渡到会计目标论, 3. 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转换。从会计目标论向会计环境起点论转变,社会、政治、经济与法律及会计实践发展的产物,会计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这种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减少了理论的不确定性, 4. 将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有利于会计理论前后一贯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考虑了会计环境的因素。研究的结果更为稳定,也更符合人们对 “ 会计内涵 ” 界定。
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5. 会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的目标。进一步影响着会计程序与方法。因此,会计实质、职能与会计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会计环境中。由此可见,会计环境包括了会计实践的全部内容和孕育着会计理论要素的全部 “ 胚胎 ” 由此动身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可以揭示会计理论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从而是全面的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
三)会计环境起点论更适合我国国情
国学者发表了大量文章来探讨会计理论逻辑起点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研究结果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与西方会计界的主流观点 ” 趋向基本一致,认定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与国外会计环境的差别较大,美国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市场监管严格,税制完善且征管手段强硬,注册会计师职业得以充分发展且有着严谨的自律机制,资讯系统完善且高效。相比之下,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尚处于发展之中,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是尚需进行调整和完善,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监管手段和税收征管及税制的完善尚待时日,审计环境和注册会计师自律不够乐观,资讯条件不够理想,所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当以我国会计所处的环境为基础,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
能够充分适应环境要求,从会计环境研究基础上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而指导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准则。会计环境理论的研究,首先应把重点放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的环境上,研究这个前提下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然后再探讨它如何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进行具体应用。以这样的环境观出发来研究,国会计理论建设才能起点更高,视野更广。
三、展望
以会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构建会计理论比较合理,从目前来看。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理论体系的演变,该观点能否延续?也许会计的定义会给我以启示。美国《现代会计手册》序言第一句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 2005 年 CPA 教材也在开篇第一句就指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这些观点能否完整、准确地涵盖会计的范畴,还有待于我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相信随着人们对会计理解的不时深入,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研究将进入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