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浅析
一、供电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定性评价主要指标
供电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定性评价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评价。在反映供电企业领导人经营业绩的经济效益指标之前,首先要核实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因此,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评价是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供电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审计,可重点审查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和各种债权、债务及损益等。(1)银行存款。首先应测试被审计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情况,如内控较差,则应重点抽查银行对账单,并关注一收一付,相同金额的款项和未达账款时间较长的金额,防止挪用和贪污公款的现象。对于供电企业,尤其要关注是否存在为了完成省公司下达的电费回收指标,故意向其“多经公司”(或其他公司)借款用于上缴电费,以应付回收电费指标的考核等现象。(2)存货。重点关注大宗原材料、生产维护材料、燃料、备品备件、库存设备的价值量与实物量是否相符。此外,还必须注意在日常大修、技改、更改工程及平时生产已领用出库但剩余的材料或替换下来并且经过稍加修复就能再次使用的各种材料和设备,是否办理正常退库手续,防止账外材料的发生。(3)固定资产。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资产的绝大部分体现在固定资产上,而由于大多数输变电设施位于荒山野岭,这给审计带来很大困难。审查固定资产可重点抽查固定资产卡片,注意固定资产(必要时要到现场查看)是否被审计单位的第三产业无偿占用,同时要注意不良资产的增减变化。重点放在城、农网工程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上,同时要关注变压器的更换、输变电线路的改造等所形成资产的真实性。(4)债权、债务。供电企业的债权,绝大部分是电费等收入以及内部往来,审计时要在认真清理的基础上,确定坏账损失额。特别要关注的是有的单位为了应付对“应收账款”余额的考核,有意将部分“应收账款”余额调入“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内。此外“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账款”科目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防止年底通过挂账虚列大修或消化潜亏等情况。(5)损益。可结合“其他应付款”等科目,重点关注大修项目,并到现场实地核对大修项目的工程量,防止多计或虚计大修项目,同时还应关注潜亏挂账等情况。
2、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或实现情况评价。实施供电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应审核以下生产、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1)售电量。审计时应重点关注是否有隐瞒供售电量的行为。(2)平均电价。审计时应重点审查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执行情况,抽查部分用户,核实其价、量是否符合规定。(3)成本指标。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分公司对供电企业一般实行收支两条线,其各项成本指标是由各网省电力公司下达的。审计时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工资发放是否超过上级核定的工资基数、折旧、管理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基建与施工是否相互挤占,基建工程利息资本化情况及是否存在虚列大修费用等。(4)线损率。线损率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影响,因此是调节其他相关指标的主要手段。所以审计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核实线损率的真实性上。如损耗超过正常水平,应查明原因。同时要考虑供电企业领导在任期间,由于投入城农网改造而应该使线损率有一个合理的下降。(5)安全生产指标。安全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就更谈不上。安全生产与机器设备的健康水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密切相关,也是企业领导生产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审计评价应重点对网省公司认定的考核事故进行分析。(6)质量指标。电力是商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供电电压等级或供电服务工作质量不合格,不仅影响电力企业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审计评价的重点是电力系统下达的供用电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必要时可进行用户调查或召开用户座谈会。
3、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评价。财务管理水平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是相关的,它既是企业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了解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要对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首先通过审阅有关资料,查找一些关键控制点进行测评和符合性测试。如原材料的采购、入库、保管、领用诸环节的制度如何,手续传递怎样,中间有无漏洞。这样在评价中就能有的放矢,切中企业要害。
在内部控制方面,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领导多头签字和财权下放的问题。有的单位一把手签字,总会计师(或分管财务的副职)签字,财务部主任也签字,虽然多人签字,但由于一把手已签了字,后面签字的人也就未真正层层把关,实际上是过一关就报销了,从而造成一些多报重报等问题。而另外一些单位则将财权统统下放,下面自主权大了,费用也难以控制了,造成一些潜在问题。因此,审计对有些问题的评价要注意甄别。
4、职工收入及福利情况。在评价职工收入总额增长幅度和人均福利水平及增长幅度上,特别要注意不同级别的领导与一般职工收入总额的差距,并注意企业领导在接近离任时突击发放钱物的短期行为。
二、供电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定量评价主要指标
供电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定性评价,是在大量的具体定量指标基础上做出的,因此,定量指标是定性指标的依据。从重要性原则考虑,定量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项构成:
1、供售电量增长率。(供)售电量增长率=截止期(供)售电量/接任期(供)售电量×100%
2、线损降低率。线损降低率=(截止期年损失电量/截止期年供电量-接任期年损失电量/接任期年供电量)×100%
3、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率=截止期单位成本/接任期单位成本×100%
其结果小于1,表示单位成本降低;结果大于1,表示单位成本上升。在分析成本降低因素时,也可按成本要素逐一分析,测算出每一成本要素在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变动中的影响程度。
4、利润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本届截止期利润额(或市场模拟利润)/上届同期利润额×100%
利润额可按年计算,也可按接任期平均额计算。其结果大于1,为利润增长;结果小于1,为利润负增长。
5、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这个指标值要结合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评价,也可与前任的同项指标值比较。
6、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截止期所有者权益总额/接任期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在评价该指标时,要注意扣除资产评估增值或接受捐赠等因素所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其结果等于1,为资本保全;结果小于1,为资本增值;结果小于1,为资本减值。
7、职工收入增长率。职工收入增长率=企业领导任期审计时职工平均收入额/上届领导离任时职工平均收入额×100%
测算时,要扣除政策性调整工资的因素,并要考虑定性评价中提出的问题。
我们在确定对供电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还应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原则:即以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来区分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区分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区分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等。 (作者: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审计部 甘增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