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降税负不止为了救经济

根据国家税负
如何运用经济合同降低税负
此课程培训学员经济合同的财务职责、经济合同与税收关系、合同的涉税审核、关键合同核心控制技术、购销合同涉税条款规范与操作技巧、销售合同、运输合同涉税条款规范...[详细]

总局公布的上半年税收
房地产土地增值税清算及其他税收政策解析高研班
房地产土地增值税清算课程培训,依据现行土地增值税法规,全方位地解读土地增值税的基本法规和国家清算政策,以实际清算的案例介绍土地增值税的申报业务流程和税务稽...[详细]

流转税税收筹划
流转税税收筹划课程培训,内容涉及流转税政策调整变化解析,增值税重大调整变化政策解析,税务筹划案例 增值税的纳税筹划,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抵扣纳税策划思路和方法...[详细]

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全程鉴证与税收风险分析高研班
房地产行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全程鉴证与税收风险分析课程结合诸多案例,分别从土地增值税征税对象到纳税人的认定,从收入的时间与金额到扣除项目的确认,从扣除凭证到各...[详细]

数据,上半年全国税收达32553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时,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完成2135亿元,增长27.3%。同期我国GDP处于下滑区间,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接近15%。经济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高级培训班
“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高级课程培训,内容涉及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编写方法及结果运用,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详细]

经济合同风险管理实务(New)
经济合同风险管理实务课程培训,内容涉及合同主体风险评估制度及其风险控制,企业合同归档管理制度及其风险控制技巧等,旨在使学员识别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详细]

下滑而税收大幅增长,应该让报喜鸟们不那么理直气壮。
目前日益强大的降税呼声似乎出于实际经济压力的现实需要,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走势下滑,沿海制造企业在汇率升值、信贷紧缩、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之下不堪重负。但不应忘记,每年国税局以年增长30%以上的财政收入报喜的时候,都会引发一轮降税的呼声,可见,降税呼吁不始于现在,呼吁有更为深广的理由。
税收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之间的不匹配令人关注。近三年来税收全国税收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与GDP与城乡居民收入相比,税收的增长独领风骚,政府财富在总体财富篮子中的比例增加,导致税负社会总体税负加重。由此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政府财富增长、对社会资源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强大,政府与个人越来越仰仗于政府的资源配置权生活。税收增长的表象之下,是中国人生存模式与企业生存模式的政府主导权力的强化。
我国市场改革有两个支柱:一是日益希望突破控制束缚的民间市场,二是政府越来越强大的主导能力,目前央企等国有力量的日益强化也反应了这一点。这两个互相冲突的支柱形成居高不下的社会运作成本。
从经济发展与政府自利的角度来说,降税是涵养税源的需要,过高的税收会破坏税源。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几乎所有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国家都在进行税收体制改革,以降税发展经济,中东与日本、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就是代表。我国是大趋势中的例外。
关于我国税赋高低,近些年争论颇多。每年公布的福布斯税负痛苦榜显示,2007年,中国是亚洲经济体中税务最重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三,2008年稍有下降,全球排名第五。加上行政收费在内,我国的真实税负在30%左右,与高福利国家的高税负同列。众所周知,我国并非高福利国家。国家税务总局从未认可福布斯的数据,称我国的宏观税负在20%以下,但这个数据超出了企业与个人的理性认知范围。
税收的作用绝不止于维持政府的运作,捍卫政府的权威,税收也不是用来达到普遍贫穷而后进行转移支付的工具,税收是重要的社会的激励机制,不同的税收体制将带来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市场运作环境,现代国家的基础是现代的税收体制。
建立现代的税收体制,需要给予纳税人
房地产决策纳税风险与税务规划
房地产企业决策纳税风险与税务规划课程培训,内容涉及财政收入困难与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税收征管压力,房地产企业税务规划与统筹之道,房地产不同开发阶段税收应对...[详细]

房地产企业26项纳税自查与26个税务稽查案例解析高研班
2013,又是一个地产调控年,税务检查又将来到,如何防范风险,进行纳税自查?房地产企业纳税自查与风险防范课程特邀金牌老师张伟带给您轻松愉快,回味无穷,而又注重...[详细]

企业纳税筹划与税务稽查应对新思路
本课程培训,学员能够全面掌握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各个税种的纳税筹划具体方法,能够建立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体系、预测税务风险,掌握企业纳税自查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对...[详细]

知情权。各种规费的存在说明纳税人的知情权千疮百孔,即便在公开的税收中,仍然存在纳税人的知情权缺失的问题。我国个人税负并不仅仅存在于个人所得税中,还隐藏在企业税负中,目前25%的企业所得税,有重复增税之嫌的生产型增值税,与偏重于建筑等行业的营业税,使企业难以承受。高成本产生了民建中央去年的调查数据显示,12.5%的企业对于目前税负水平表示“非常沉重,无法承受”;超过2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缺乏服务意识,存在管卡压和以权谋私现象”。
另一些隐性税负不应该被忽略,当一些人声称中国油价过低时,忽视了养路费、过桥费、机场建设费、企业亏损补贴等隐性税负,这部分负担由纳税人、交通设施使用者、因物流成本增加而买单的企业与消费者共同承担。我国致力于建设公共财政,但缺乏监管与预算外收入占比过大的公共财政体系,不时爆出的财政项目黑洞,同样让消费者丧失知情权,对纳税者的不尊重、高税负、高昂的征收成本、普遍而泛滥的税收优惠,使纳税者缺乏责任感与对征税权力的认同感。 在一片降税的呼声中,财税部门出面担心下半年支出过重;征收资源税、环境税、物业税等初露端倪,这些用意良好的税收,如果不以改革旧税制为前提,将成为新一轮不公平财富分配的起点。
不可否认,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减税、透明。仅举其中荦荦大者,2007年3月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一;个税起征点从800元调高到2000元;2006年实现农业税全免。让人担心的不是征税者与纳税人理念的歧异,而是部门利益与高税收模式下政府部门形成自我强化倾向,要制约这一倾向,纳税人对收税者拥有反向制约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