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会计工作在创建节约型企业中应发挥作用
节约创造价值。创建节约型企业,具体到我们农村信用社的会计实际工作,不外乎就是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运行机制。笔者认为会计要站在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当好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排头兵”。
一、推行财务集中管理和预算管理,建立系统、规范、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目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正火热进行,法人体制不断完善,会计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财务集中管理,加强监督,减少控制成本。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在认真分析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各项收支进行测算,编制财务预算并传达到有关部门,以提高财务处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增强财务收支的透明度。同时定期对辖内的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及时掌握各部门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明确“家底”和工作的努力方向。
二、严格规范各项财务收支,确保财务会计核算合规合法。要完善财务审批制度,做到“集体审批、会计审查”。所有重大财务活动和大额财务收支、按照“先请示、再审批、后列支”的程序进行,严禁逆程序操作。遵循规范化、监督制约、账务核对和安全谨慎性原则,建立合理的授权分离制度,健全、完善各种审批手续,加大检查频率,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真正发挥会计监督制约作用。
三、增提拨备,增加积累,夯实经营基础。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已正式启动,按照银监会的部署,2006年底前农村信用社所有法人机构要全部完成贷款五级分类,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贷款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过渡,2007年实行贷款五级分类为主、两种数据共同报送的“双轨运行”制度,这对农村信用社充分提取拨备是个很大的考验,为此,会计不仅思想上要有准备,行为上更要有行动,在经营管理上从严控制费用,多收少支,增加积累,消化历史包袱。
四、整合网点资源,实现资产收益长期化。当好决策者的参谋,认真对辖内营业网点进行量、本、利(保本点)测算,提合理化建议。从长远发展和建设规划考虑,城域网点营业办公场所应多购少租;乡镇网点营业办公场所应从严掌握面积、标准,以实现资产收益长期化。围绕经营效益,对达不到保本点的网点应及早撤并,降低或减少风险。
五、强化措施,厉行节约。对资产按科目分账户进行分析,减少非生息资产占用。从严控制费用支出的现金使用额度,大额财务支出要按照规定转账支付。要坚决杜绝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问题,堵塞漏洞、降低成本。
六、认真履行职能,实现“五个转变”。实现从单纯的记账式向核算式的转变;从单纯的落实制度到促进业务发展的转变;从事后报表到随时反映问题的转变;从机械操作到积极参与管理经营的转变;从被动应付到认真监督的转变,力求将会计职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创建节约型企业是一个长抓不懈、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也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会计工作贯穿于创建节约型企业整个过程,工作质量的提高,标志着信用社管理上的规范到位,经营上的合规合法,是创建节约型企业效果的真实反映,只要脚踏实地地做好会计工作,伴随着时间的脚步匆匆,创建节约型企业一定会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