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财政预算更加科学和有效率-财政部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深入人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原有科目体系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让预算“通俗易懂”“这种弊端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财政部有关人士一一道来: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不相适应;不能清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制约了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财政管理信息化;不利于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做法不相适应。

  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对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社会各界对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为此,财政部2004年底形成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2005年又专门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五个地区和六个中央部门进行模拟试点。2005年12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改革方案,标志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设计主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这位人士透露,第一就是公开透明。确保按新科目编制的预算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既要说得明白,也要让一般老百姓看得懂。第二,符合国情。既要实现与国际口径的有效衔接与可比,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第三,便于操作。科目设计在内容和层级上既要充分满足管理的要求,又要尽可能简化。

  “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这位人士解释说,首先是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范、细致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改革后的收入分类全面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应属于政府收入范畴的各项收入。

  其次,建立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体系,更加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这是这次科目改革的核心。新的支出功能分类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其中,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如国防、外交、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如“教育”类下的“普通教育”;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如“水利”款下的“抗旱”等。

  再次,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全面、规范、明细、透明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工资福利、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款级科目是对类级科目的细化,主要体现部门预算编制和单位财务管理等有关方面的要求。

  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在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持下,可以对任何一项财政收支进行“多维”定位,清清楚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干了什么事、怎么干的,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让改革“软着陆”在各方努力下,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正在有序推进。此前,进行了大量的动员培训、会计制度调整、凭证和报表格式调整、软件调整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开展了数据转换、项目支出试行按经济分类编制预算等工作。

  为有效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全国财政系统、预算系统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培训。各级预算、国库、信息网络中心、财政监察专员办以及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就达数十万人次。

  中央财政先后举办了五次大规模培训,参加培训的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财政专员办的各级财政财务人员约4000人次。各级政府自行组织的培训总人数达数十万。如四川、湖南等省,仅全省财政系统就设立了近200个分会场。安徽省采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更是把培训推到了每一个乡级财政所。以改革促改革,促进了报表体系、金财工程等财政基础建设。中央财政集中研究制定了中央、地方的共性表格和参考样表,同时协助部门、地方在改革总体原则下自行修改系统内报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财政信息系统的修改和调试,并配合税务、人行、海关等兄弟部门完成了数以千计的相关软件修改。因势利导,大力推进了作为金财工程核心基础的编码设计工作,为统一财政业务数据基础、深化金财工程建设进一步清除了技术障碍。

  上下齐心,扎实做好新旧科目数据的转换工作。新旧科目数据转换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的环节。为保证改革后与上年有关的预算、执行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财政部预算司对中央和地方2006年预算数据新旧科目转换及2006年分月执行数据新旧科目转换预算作了具体的组织安排。

  周密部署2007年预算编制工作。2007年是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第一年,部门预算编制全部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进行,在暂不改变目前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分别编制政府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预算外收支预算。为便于与老科目进行比较,在以新科目为主编制预算的同时,还按照老科目编制预算。各部门在“一上”预算和“二上”预算时,同时向财政部门报送分别按新老科目编制的部门预算。目前,有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项目支出按经济分类编制预算,对于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水平,准确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由粗放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项目支出按经济分类编制预算试点工作,2007年将在农业部等十四个中央部门(企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