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与防范措施刍议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的合理安排实现减少税务支出、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活动。从理论上讲,税务筹划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税负,间接增加企业价值,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税务筹划失败。从根本上说,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税务筹划风险未能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决策者在制定筹划方案时,不应只考虑到降低税收成本的,还应重视其风险控制,从而增加筹划方案的可行性,实现税务筹划目标。
一、税务筹划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的任何决策都有一定的风险,税务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风险,有学者认为,税务筹划风险是指税务筹划活动失败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有的学者认为税务筹划风险是指筹划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对既往学者对税务筹划风险的定义,笔者认为,税务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筹划结果偏离预期的可能性。在分析税务筹划风险的含义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税务筹划的主题是纳税者,无论是筹划方案的制定者还是企业本身,抑或是税务代理机构,最终筹划方案的结果均由纳税者承担,因此,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考虑风险的存在。(2)税务筹划的风险是因客观不确定因素决定的,其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独立于筹划主体而存在;税务筹划的风险是指筹划结果偏离预期的可能性,这不仅包括收益低于预期,同样包括收益高于预期的情形。
税务筹划的风险是客观的,如果纳税人在制定税务筹划时没有对这些风险给予充分的考虑,未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必定会违背税务筹划的原则,得不偿失。虽然不同性质的企业所面临的税务筹划风险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税务筹划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性,税务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由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税务筹划风险总是时时存在的。(2)不确定性,税务筹划是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务筹划风险的结构、大小与表现形式也必定会千差万别,显示出很大的不确定性。(3)可度量性,虽然税务筹划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制定者仍然可以通过对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来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控制风险造成的损失。(4)效益性,税务筹划风险能够带来损失,但同样能够带来收益,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制定税务筹划的关键在于通过理性的风险规避来获取最大的税务收益。
二、税务筹划风险的成因
1.税务筹划的主观性
如何设计、制定并实施税务筹划,几乎完全取决于税务筹划制定者的主观判断,如对国家税收政策、企业运行能力等方面。主观性使得税务筹划方案无外乎两种结果,成功和失败。通常,税务筹划制定者的业务素质越高,其所制定的税务筹划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反之,失败的概率就越大。从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决策者的业务素质来看,很多决策者对企业财务、国家税收以及相关法律的掌握程度不高,而因此也导致企业的税务筹划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2.税务筹划的限制性
限制性是税务筹划风险的成因之一,任何企业的税务筹划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并执行的税务筹划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纳税者的自身条件,包括纳税者的业务水平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其次,现行税收政策留给税务筹划的空间。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中,很多优惠措施是有条件限制的,在这些限制条件中开展税务筹划很大程度上制肘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也可能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税收政策也在不停的变化,这不仅使得企业税务筹划的难度大为增加,也增大了税务筹划所面临的风险。
3.征纳双方对税务筹划的认定差异
税务筹划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但队伍机关对税务筹划方式的认同与否是决定税务筹划是否合法的主要因素,而这种主观性较强的认定也是决定企业税务筹划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企业的税务筹划都存在征订双方的理解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税收条款不完善,使得双方对税收政策存在不同理解,从而在制定税务筹划时存在不同的出发点;其次,税收政策的弹性空间也赋予了税务机关一定的自主裁量权,为税务筹划认定偏差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最后,税务人员素质不齐也是导致认定偏差的重要因素,企业制定的税务筹划一旦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不合法,则该税务筹划不但无法给企业带来任何利益,还会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造成额外的税收成本。
4.经营环境的变化
税收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企业税务筹划是在一定法律环境下、一定时间内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制定的,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企业想获取某个税收利益,就必须使其经营活动在该方面符合相关税收政策的要求。企业税务计划的制定,不仅要受到内部经营决策的制约,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且外界因素的影响是企业凭自身决策难以改变的。此外,税收政策的倾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企业要想在某个经营范围内作出改动,就必须承受失去优惠政策的损失。此外,税收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经营获利的共享,但城府却未分担企业经营失败所带来的风险,这样,政府就成为企业的“合作者”
企业盈利,政府获取一部分利益,企业亏损,政府通过允许企业烟气补偿亏损而承担一部分风险,然而,这部分风险是企业能够在以后的运营中获得偿还能力作为前提的,否则,所有的损失均要由企业自身承担。
5.人员素质的风险
无论是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还是实施,完全依赖于筹划人员的判断,因筹划人员的判断失误所引起的税务筹划风险即人员素质风险,税务筹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财活动,其成功概率与筹划人员的业务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若筹划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则税务筹划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则其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三、规避税务筹划风险的措施
1.加强税务筹划风险的事前控制
首先,加强对税务筹划的信息管理。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首先应收集信息,既包括相关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也包括企业在过去、现在的经营状况以及所处的经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掌握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筹划,保证筹划方案的可行性,避免额外的损失。
其次,加强对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培训,高素质的税务筹划人员是制定科学的税务筹划方案的必要前提,因此,企业应做长期打算,培养自己专门的税务筹划人员,聘用专业的税务筹划人才,并对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为实现税务筹划目标服务。企业领导是决定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重要环节,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企业领导应充分重视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这不仅仅要体现在制度上,更应该体现到管理者的意识中。由于税务筹划目的的特殊性,其风险也是客观的,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企业领导者要保持警惕,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减少风险的发生。
2.加强对税务筹划风险的事中管理
首先,应制定依法筹划,整合财务管理目标与税务筹划目标。依法筹划是制定税务筹划方案的基础,对税务筹划风险的控制必须坚持合法性的原则,一旦离开这个原则,则税务筹划风险也就无从谈起,一个违法的税务筹划,不管其成果有多么显著,都必然会失败。同时,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还须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整合,将筹划方案融入到财务管理中,在税法规定的框架中利用好税收杠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选取较为确定的筹划方案,规避财务风险和筹划风险。还应保持税务筹划方案的灵活性,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国家税法、税制与政策都会因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和调整,因此,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也必须保持灵活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评估和审查税务筹划方案,更新方案内容分,评估所面临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转嫁和分散风险,使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创造客观的利益。
其次,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税务筹划合法性的认定是规避筹划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企业制定税务筹划方案的过程中要及时与税务机关取得联系,争取税务机关对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认可。企业应树立正当的沟通观念和良好的信誉形象,在设计税务筹划方案时诚心地咨询税务机关,以达成双方在意见上的一致,实现税务机关与企业的双赢。
最后,利用好税务代理的专业优势,就事实而言,企业的税务筹划人员与专业筹划人员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企业若无力单独应对税务筹划风险,应主动寻求专业税务代理机构对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从而规避税务筹划风险。
3.加强对税务筹划方案的绩效评估
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执行和评估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绩效评估既是对本次方案的总结,也是下次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可依据成本收益原则对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作用进行评价,若成本少于收益,则税务筹划方案是成功的,反之则为失败的,成功的方案可以为以后提供借鉴,失败的方案则可使企业接受教训,改善下次方案的设计。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生产运营规模的扩大和当前税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的税务筹划风险也越来越大,风险一旦发生,企业往往会遭受到预料不到的损失。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应把握好企业的运营情况,提高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为制定科学的税务筹划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