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

刘 洋 闫庆海






摘 要:本文从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谈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企业应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关键词:加强企业会计 基础工作 管理


近几年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感到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有待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表现为: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会计凭证上的出纳、制证、审核、记帐、主管等职责不到位;会计帐簿设置不规范;会计档案的装订、保管不规范。
2、不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原始凭证的要求:对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审核不严,真伪识别不力,甚至虚开发票入帐;自制的原始凭证上指定人员签字、盖章不齐全;在支付依据不可靠、签字不全的情况下也会对外支付款项,甚至白条入帐。
  3、经济业务发生后,不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入帐,反映财务情况不真实,不完整。如对于发票未到的材料不及时办理入库、出库手续,造成当期成本偏低;对未收到款项的业务不确认收入,推迟收入确认时间。更有单位收到款项不入帐、私设小金库、设置帐外帐。
4、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强,不按规定配备会计人员和定期轮换其工作岗位,并且监督机制不到位,为其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经济犯罪提供可趁之机。如出纳人员利用职务公款私存,挪用公款、甚至携款潜逃的现象比比皆是。
  5、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认识有误解,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就是会计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有的企业领导为谋取私利‚还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 。
  (1)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如:部分从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没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自制原始凭证没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签 名或者盖章。原始凭证有涂改、挖补等现象。
  (2)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如:个别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未签字或者盖章,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够规范。
  2、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性 。
  (1)部分企业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金现象严重;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
  (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餐费被填写成会议费且在会议费中列支;一些非办公用品的发票被填写为办公用品,会计人员列入办公用品支出;报销会议费仅提供一张发票,没有附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等会议结算清单;报销的差旅费中住宿费发票没有详细记录,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
  (3)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办理了。
  3、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松弛,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资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即便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不负于行动,导致内部管理制度缺失。
  4、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搞不清科目、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此外,还有的会计人员尽管掌握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但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二、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企业应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既是建立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

1、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前提。

  以往,一些国有企业领导认为,账是会计做的,报表是会计编的,所以他不懂会计,对财务工作出现的问题不负责任;有的认为,会计工作只是算账、报表,所以算不出效益,也创造不了利润;有的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担任出纳等。总之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被重视、地位较低,领导重视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同样,领导重视也是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前提,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决定着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目前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这说明单位负责人是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法》中的单位负责人就是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即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通过《会计法》,明确了单位主管领导与会计人员一样,都是执行《会计法》的责任主体,从而会更加重视和支持会计工作。但是需要指出,财政部明文规定:每年要组织会计继续教育,只针对的是会计人员,没有包括单位领导。这样就会导致单位领导在主观意识和时间观念上减弱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年年培训,自然会在理论基础和业务技能上有所提高,但是企业管理者,往往因为公务繁忙,会不自觉地放松对会计理论的自我学习和巩固,于是逐渐谈忘会计工作的真正内涵;或者是由于自己的独特理解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偏差,会过分过多地干涉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经常按自己的意图执行办事。所以,为提高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和支持,应当建立一种单位领导会计继续教育制度。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和稽核制度。会计监督要由事后监督转向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从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到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再到财政、审计部门以及社会等的监督,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岗位的用人标准及岗位职责作出明确界定,按照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来安排工作,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使财务工作能够稳步有序地进行。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其中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和稽核制度,是会计工作规范的核心。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一整套会计工作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才有了保障。

3、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企业在选用财会人员时要符合以下条件:持有会计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按照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对财会人员进行经常的业务培训,使其更新知识,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财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和法规教育。对整天与金钱打交道的会计人员要进行经常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要严格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考核工作。要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考核制度‚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3)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正确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

4、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会计法》执法大检查。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笔者认为,财政部门应协同各主管部门加强合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加大考评力度。对会计基础工作抓得好的单位应给予实质性奖励,而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不合格单位,除责令限期整改外,还应对单位提出书面警告;问题严重者,给予新闻媒体曝光,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要把会计基础工作与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结合起来,定期进行《会计法》执法大检查,努力使会计工作保持在规范化转道上运行。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