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研究(二)
1、4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职能缺失
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人特点往往是超负荷劳动,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务中,导致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缺少,是影响中小企业财务核心作用难以很好发挥的主要问题。例如,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仅仅是机械式的填报,只关注利润,而对于报表内容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很少有专门人员进行分析,这就是明显的财务管理职能缺失。
2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中小企业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进行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面对市场供给和中小企业的需求的缺口,正是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来使供求平衡,达到经济的均衡。具体而言:
一是要加强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制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现实障碍在于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方面缺乏制度性保障,而信用担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有效方式。目前,政府已采取了一定行动,全国首家政府出资的省市级再担保公司——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1月在京已成立,以帮助北京市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是建立全国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中小金融机构中仅有城市商业银行不足100家、农村商业银行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近150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00多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三是设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专项基金。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仅靠社会的闲散资金是不够的,必须有政府专门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提供贷款大多局限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较高,很多中小企业贷不到款。但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产值、贡献税收、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他们才是真正缺乏资金,需大力进行金融扶持的对象。所以,政府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
2、2切实加强资产管理,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
一要树立全方位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面对新的理财环境,企业若不全方位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二要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如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同时,还应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同定资金的占用配比合理。
三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降低坏账损失。企业有必要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专门的信用岗位,使它独立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制定严格信用标准。加强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调研评定,定期函询核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还款期限与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不良坏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四要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塞漏洞,维护安全。加强对存货一方面要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和监督,对盘点存货的数量,种类进行详细的记载,对量过多和数量过少的存货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压缩存货的存量,过时的库存物资应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从而保证全部资金结构趋向合理从而可以直接的减少存货的进货成本,储存成本以及短缺成本。
五要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企业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实行成本定额制,并落实到人。年初对成本费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横向分解落实到企业内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控制;纵向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进行管理控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成本费用管理网络,并进行严格考核。在各期末,按月、季、半年、年度进行成本费用分析,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确保成本费用控制在既定的目标范围内。
2、3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合法引入民间资本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可以说在各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只是程度有别而已。不少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没有信用历史,也来不及建立良好的信誉,也没人愿意给担保,所以贷款非常难。自2008年实施从紧缩货币政策以来,中央银行由于控制物价和房价,采取进一步紧缩银根的办法,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手段,资金本已紧张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状况题显得更为突出了。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灰色地带“高利贷”陷阱重重,非法集资”活动屡禁难止,甚至在一些经济较活跃的地区仍十分活跃。这说明现有的融资体制既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也不能满足融资者的资本需求。对于民间主体进行的融资活动,不宜简单地禁止,而应加以规范,合法引人民间资本应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融资主体信用度、风险控制能力和还债能力的监管,既可将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又能大大促进民营经济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2、4提高财会队伍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企业全员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业管理状况,提高企业管理素质,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财会人员的素质在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企业有必要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同时企业领导要起带头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素质。这样才能带动企业全员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全员管理素质。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固然有管理当局不重视的责任,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小企业自身。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必须多措并举,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努力改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本身要重视市场的研究,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稳定、高效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