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研究(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管理的相关对策。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落后
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水平不高,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社会上应用的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如量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包括定量预测、滚动预算、风险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网络财务等方法在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应用。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会计或其他部门兼管或由企业主管人员一手包办,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正因为这种落后的财务管理理念,落后的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1、2资产疏于管理、财务控制薄弱
(1)对现金管理不到位,导致现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浪费;有些企业则是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他们对现金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随意性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很难使现金快速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和存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
(2)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销售会越来越普遍,在市场激烈竞争情况下,中小企业为抵御大企业的压力,会采取更多的商业信用促销。但由于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不高,无严格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更无相应的责任部门来组织落实,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沉淀,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并隐含着较大的坏账风险。
(3)存货控制薄弱。许多中小企业对存货缺乏有效管理,无存货计划、无存货定期监督和检查制度,对日常存货的控制不到位,致使存货周转失灵,造成资金呆滞。
(4)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普遍存在成本费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成本费用控制上仍处于事后算账的阶段,定额标准、信息反馈、责任制度等都不健全,事前和事中控制能力较低。在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往往片面追求利润,人为造成成本费用不实。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成本核算缺乏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
1、3资金短缺,融资能力差
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取得足够的货币资本,可是企业因为生产规模、资产受限、信誉度等问题在筹资方面面临很大的阻碍,没人愿意给贷款,也给没人愿意给担保,所以贷款非常难。自2008年实施从紧缩货币政策以来,中央银行由于控制物价和房价,采取进一步紧缩银根的办法,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手段,资金本已紧张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状况题显得更为突出了。银行“惜贷如金”,小额贷款公司“僧多粥少”,灰色地带“高利贷”陷阱重重,非法集资”活动屡禁难止,甚至在一些经济较活跃的地区仍十分活跃。这说明现有的融资体制既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也不能满足融资者的资本需求。可见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