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党政行政事业单位经费预算执行管理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党政行政事业单位是依靠行政拨付经费运营的单位,其经费预算管理水平高低影响本单位的业务水平,因此,加强党政行政事业单位经费预算执行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

经费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公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既要保证单位执行业务必须的经费,也要杜绝浪费,那就必须加强经费预算的执行力度。

 (一)树立正确预算执行意识

  预算是单位发展的最重要物质保障,预算的数额是有限的,但是单位的各项工作及后续发展是无限的,有效协调有限和无限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促进自身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就是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费预算执行意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种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和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几乎不考虑经费问题,只关系自己的本职工作,这虽然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扶持,但是树立节约意识,重视经费的合理使用仍然是非常必要的。树立正确的预算执行意识不仅仅是要了解预算执行对于单位自身发展及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真正的认识到日常管理及工作当中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预算有效执行,如何将预算执行这一抽象化概念转变为实际工作当中的具体行为指导。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单位领导者与管理者的预算执行意识,以身作则带动下属工作人员及组织、部门严肃对待预算执行这一问题,同时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方法学习和技巧掌握,学习如何实现经费的合理化分配与实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真正意义上树立了正确的预算执行意识。

  (二)加强预算编制科学化

  经费预算有效执行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工作在整个经费预算管理及执行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过去的经费预算编制往往采用历史基础编制加弹性系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每次的预算编制都会参照历史预算执行情况来进行当期预算编制。这样虽然能够大大减轻预算编制工作的难度,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无法有效体现预算编制单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无法从预算编制工作中实现对单位发展以及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每每都参照历史往期,会让经费分配逐渐失衡,多的越多,少的越少,不利于具体单位和部门的自身发展。因此为了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总体质量,应该采用零基础预算编制方法,不再参照历史往期的预算执行,而将目前的发展情况及经费实际需要作为编制基础,实现经费的合理化充分配置。此外,在预算编制的周期方面也应该进行适当调整,过去都是采用年底进行预算编制,但是预算编制工作往往周期较长、工作量较大,这样就经常出现年初预算编制具体内容还没有出来,各项工作都没有新的预算可以参照,从而造成预算执行混乱的结果。所以在预算编制的周期方面,应该采用动态化预算编制方法,缩短预算执行周期,例如将预算执行周期从过去的一年缩短至半年,假如上半年的预算执行周期是3月至9月,然后从6月开始进行下半年的预算编制工作,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预算执行周期时限已到而下一周期预算仍未推行的空白和混乱,而且施行动态预算编制还能够有效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具体质量,能够通过上期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分析来及时修改下期预算编制内容和具体项目,从而确保预算编制始终能够使用单位的自身发展和国家政策发展方向。

  (三)加强制度建设

  预算执行制度的有效建设能够提升预算执行工作的水平与力度,能够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具体执行的约束力。制度建设方面根据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执行特点来看,应该分为综合性制度和单向性治理两种类型。在综合性治理的制度建设方面,应该加强日常办公经费、常态化活动经费的管理制度建设,尤其是在物资采购方面,应该推行大宗普通物资采购审批制度的严格管理以及贵重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应该加强采购人员的责任、义务确定,要签订采购责任书,同时要加强对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管理力度,并根据预算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施行管理人员的一岗双责,提升其预算执行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单项治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管理工作力度,建立专门的专项经费管理小组,最大限度提升对专项经费的管理与使用监控力度。防止各种形式的跑、冒、滴、漏,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和发挥实际经济价值。

  (四)加强内部监督控制

  内部监督控制机制的建立主要是指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安排。在人员安排上面,一方面要调派熟悉单位自身发展和运作特点以及经费使用状况的财务管理人员担任内部审计监督职务,从而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与单位自身发展的契合性,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队伍对单位的忠诚度。此外,也要加强与社会专业审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聘用专业化的内部审计人才参与到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当中,从而在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同时,也借助专业人才多年来从事同类型内部审计工作的丰富经验为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内部审计工作应该渗透到单位经费预算执行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关键部门及岗位要加强控制,有必要的情况下应该执行内部审计人员在各入驻制度,跟踪监督每一步的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馈执行信息,及时调整预算执行内容,最大限度提升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

  (五)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加强

  信息化建设对于经费预算管理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力度,加强办公系统的配置与升级。同时要根据经费预算执行特点为自己量身定制各种财务管理软件,以便更好地实现信息化管理与单位自身建设的契合。再次是要加强单位内部网络化的建设与管理,提升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效率和质量,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帮助财务管理部门提升信息获取、分析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