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构建探索
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影响下,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新经验。
各地财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加强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并将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提上了财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江苏省无锡市针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努力探索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依据,逐步理顺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关系,完善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的办法,优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配置,积极摸索具有无锡特色的资产管理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拓展了新局面
2005年4月初,无锡市财政局积极建立了“绩效评价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等职能机构,在全省率先挂牌、配备人员,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三大职能、四项工作”的绩效评价和资产管理工作的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框架,为全面履行财政职能,规范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奠定了基础。
1. 在建章立制中起步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对薄弱的特点,积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比较系统地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规范要求。为了落实市政府文件精神,相继制定了《关于实行无锡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无锡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台账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无锡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规定,设计了基础管理台账的表格和软件,积极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登记、基础台账、变动报告”三项制度。对纳入部门预算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核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证。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办公室<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积极与监察局、发改委、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清查工作,基本摸清了367家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的情况。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在社会上公开招投标确定了实施公开招租的中介机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公开招租的顺利实施。从提高财政服务效能出发,立足规范公物仓管理,修订出台了《无锡市财政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调整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入库的范围,将小额的报废资产处置权下放给单位,逐步提高公物仓管理效能。积极调整了罚没物资与闲置资产处置的记账方式,规范了资产处置资金的管理。
2. 在规范管理中发展
无锡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围绕创新的主题,积极贯彻“开拓求发展、创新争亮点”的指导思想,以“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敢想敢做敢于作为”的精神,始终做到将资产管理工作融入财政中心工作,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特点,大胆改革创新,坚持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管办分离”改革攻坚措施,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着重构建“学校管理中心、医院管理中心、文化艺术管理中心、体育场馆和训练中心”以资产为纽带的授权管理模式;积极制定行政机关资产配置标准,对行政机关主要办公设备配置数量、使用年限等作了明确规定;积极试行编制资产购置预算,选择5家机关编制了资产购置预算,逐渐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资产管理新模式,促使资产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开展资产管理调研。为了进一步履行职责,拓宽视野,管好市级行政事业性资产,广泛开展资产管理调研工作。一路面向省内,专程奔赴南京、苏州园区以及本市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调研,着重了解兄弟城市资产配置的有关做法,了解本市有关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资产配置现状,为编制资产配置标准做好准备。一路面向广西,专程奔赴南宁市,了解兄弟城市资产管理的做法,为规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打好基础。一路面向粤湘,专程奔赴广东、湖南,考察学习广州市、佛山市南海区、长沙市三地资产管理的做法,为拓展资产管理范围、加大资产管理力度奠定基础。同时,积极吸收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提出资产管理的新思路,为下一阶段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研究新办法。二是制定资产配置标准。在梳理汇总分析2005年底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拥有情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吸收兄弟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无锡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标准》,分别对行政机关的汽车、部分办公设备等的配置数量、使用年限、规格品种、配置价值有关要素,提出了初步的标准建议,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组织试行。在此基础上,选择5家机关进行了编制资产购置预算的试点。制定资产配置标准,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参考性的依据;试编资产购置预算,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的做法,在江苏省尚属首列。
三是组织房屋出租复查。组织力量,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出租、出借情况的复查。借助兄弟单位的力量,与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机关管理局等部门,组成三个检查组,对有出租、出借行为的所有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复查,既核查单位到期申报、审批的情况,又检查单位租赁收入上缴财政专户的情况,更是配合市级协会、学会脱钩改革,重点检查协会、学会租赁房屋的情况。通过复查,进一步增强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纳入统一管理的意识。
四是实施两项清理工作。组织力量对市级25家已改制事业单位改制中保留国有股权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基本摸清了在已改制事业单位中国有股权保留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意见,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供了相应的依据。组织对行政机关对外投资的情况进行了清理,掌握了市级行政机关对外投资的家数和投资额,为加强行政机关对外投资行为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3. 在不断开拓中提高
围绕构建具有无锡特色的资产管理模式,无锡市财政局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求创新、求发展。
一是积极配合,全力构建平台。围绕构建“市民中心”融资平台,积极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自用办公楼房统一管理,并按照资产整合的要求,对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自用办公楼房实行统一整合置换,进一步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房资源,坚持以整合存量资产,筹集“市民中心”建设资金。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管办分离”改革攻坚措施,着重围绕完善“四中心”资产管理,全力构建“四中心”融资平台,对学校管理中心、医院管理中心、文化艺术管理中心、体育场馆和训练中心“四中心”实行以资产为纽带的授权管理模式,充分授予“四中心”资产管理权、资产处置权、对外投资权、收益支配权等权限,充分给予“四中心”投融资的空间,让“四中心”在授权范围内,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二是调整办法,完善房产管理。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出租、出借情况的回顾总结,通过对2005、2006两年的公开招租、转让情况的总结、分析,发现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公开招租、转让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暴露出工作中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实行统一招租、公开转让中产生的问题,积极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补充意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完善操作程序,加大竞争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应,进一步扩大公开招租、公开转让的成效。会同监察局、发改委、机关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驻外机构房地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摸清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的房地产家底以及运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市政府驻外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奠定基础。
三是拓展范围,规范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和执法单位罚没物资的管理,积极做好闲置资产和罚没物资的收缴及变现工作。坚持深入单位、仔细核实,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总共受理、办结单位处置资产的申请117件;克服种种困难,收缴各类闲置资产和罚没物资4147件,组织公开拍卖、变价活动6次,实现资产变现收入86.31万元。组织对上一年度试编资产购置预算的行政机关“回头看”,重点查看资产购置预算执行情况,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资产购置标准。同时,积极做好新一年资产购置预算编制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全面推行行政机关资产购置预算创造条件。
4.在继续深化中完善
继续深化细化资产管理工作,突出无锡资产管理的特色,使无锡资产管理工作切实加强,不断完善。
一是完善资产管理模式。根据市本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以建造“市民中心”为依托,实行捆绑管理,积极整合资产;以构建“四中心”融资平台为依托,实行授权管理,坚持盘活资产;以构建新型资产管理模式为依托,实现规范管理,不断用好资产三种管理模式,使无锡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更切合实际。
二是完善资产购置预算。2006年,制定了行政机关资产配置标准,规定了行政机关主要办公设备的人均配置、使用年限、购置价格以及设备规格等主要要素的要求,分别从新增和更新两个方面规范主要办公设备的购置,并选择了5家行政机关进行资产购置预算的试编。2007年又扩大到18个单位进行试编,进一步摸索经验。2008年以来,本着“总结、完善、提高”的要求,继续加大探索的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
三是完善资产统一管理。从2005年制定规范要求,将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实行统一管理以来,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办法,使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统一招租取得明显成效,共审批、组织公开招租项目374个,租金收入增长19.96%;实施了卫生大厦、水利大厦、计生委三个项目的公开转让,转让面积达到15712.30平方米,转让收入9225.59万元。2009年,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权证的基础上,实行权证的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盘活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路子。
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创造出新经验
无锡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四年来的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无锡实际的资产管理经验,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赢得了充分的肯定。
(1)创新理念,实现资产管理率先规范。透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不难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对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而言,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资产运作缺乏规范。要真正履行财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必须从建立健全制度着手,创新理念,不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从而实现资产的规范运作。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基础工作薄弱的特点,先后建立了“资产登记、基础台账、变动报告”三项制度;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管理较混乱的特点,实行了行政事业单位非自用房地产统一招租的措施等等
,都是打破常规的理念,坚持开拓创新指导实际工作的结果,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2)创新思路,实现资产管理率先发展。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资产是资金形成的,资产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延续。2005年,率先提出了统计评价工作实行转轨变型的理念,将财政支出管理的侧重点从仅仅实施资金的管理延伸到资产的管理,在履行财政管理职能、拓展财政管理范畴上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根据无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特性,创新思路,积极构建“捆绑管理、授权管理、规范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推动了不同形式的资产同步规范发展。
(3)创新机制,实现资产管理取得突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资金、政策、资产”管理逐渐成为财政部门的三大管理链。围绕财政收支运行而实施的财政资金管理及财政政策运作,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由于历史原因,资产管理相对比较滞后,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影响并制约了财政工作的整体发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自然而然的成为财政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日益成为财政部门的工作侧重点。要在短时间内跟上资金管理、规范政策的步伐,早日实现资产管理的突破,依靠常规的方式方法难以圆梦,必须创造性地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三大管理链”同步发展的目标。几年来,无锡市先后建立的房产统一管理机制、构建的资产管理模式、探索的资产购置预算等等,都是围绕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入手,促进了资产管理取得突破。
三、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力争上新台阶
针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现状,无锡市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已经开始从以下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争取有新的突破、上新的台阶。
(1)积极完善资产管理办法。根据财政部令35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财政部令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结合资产管理现状,针对资产清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行政性资产和事业性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的要求,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行为。
(2)努力完善资产配置标准。根据2007年资产清查资料汇总,分别测算市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均办公设备占有数。在此基础上,参照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完善切合实际的市级行政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不断优化资产配置,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逐步降低苦乐不均,逐步减少资产浪费,为进一步科学合理配置资产奠定基础。
(3)继续探索资产购置预算。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新形势下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资产配置标准的制定,为编制资产购置预算提供了依据。资产管理“三级台账”的建立,为编制资产购置预算奠定了基础。因此,结合部门预算的编制,逐步扩大编制资产购置预算的范围,创新部门预算编制形式,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体系。
(4)不断完善资产管理手段。借助、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科学管理行政事业性资产,可以全面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运行动态从资产静态管理向资产动态管理发展变革。2009年7月1日开始,已经全面启用省财政厅开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软件”,并借助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支撑,利用省厅成熟推广的资产管理软件,建档立册,实行资产动态网络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