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多措并举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监管

摘要:深入推行财政支农资金项目公告和公示制度,重点对县、乡两级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公示,审计和绩效评价过程中反映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认真整改,对出现严重违规违纪的地区和部门,取消违规地区和单位次年相关项目资金的安排。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出台,云南省财政支农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为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云南省财政始终把支农资金监管放在与增加支农投入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2013年以来,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奖励暂行办法》、《云南省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云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转发了《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支农制度体系。深入推行财政支农资金项目公告和公示制度,重点对县、乡两级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公示、公告,并将其列为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是落实监管责任。按照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和《云南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问责制。规定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职责及奖惩措施,构筑了政府对政府、政府对部门、部门对下级、审计对项目、纪检对违纪干部的五条防线,建立了激励奖赏、违规处罚、以罚代惩、舆论监督、项目公示五大机制,把监管责任层层落实下去,逐级加强监督,从而加强了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

  三是规范资金分配。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尽量将专项资金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区,减少二次分配。加强项目库建设,规范财政支农项目申报、审核和审批管理工作,防止和克服项目申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强化以绩效为导向的资金分配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扩大按公式法、因素法、目标任务和定额标准法进行资金分配的范围,努力实现分配依据客观、程序规范、结果公正。对确需由省级审批项目的资金,制定下发项目申报指南,严格按程序申报、评审和立项。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配合审计厅等部门进行支农资金审计,通过调研、抽查、委托中介等方式对现代农业等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检查。对审计和绩效评价过程中反映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认真整改,对出现严重违规违纪的地区和部门,取消违规地区和单位次年相关项目资金的安排。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将制度办法、办事程序和重点项目资金的分配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改革财政支农资金支付方式,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减少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探索痕迹管理跟踪模式,通过建立完善农补网、数字乡村、扶贫监测信息系统等信息平台,对资金的分配、发放、使用等全过程进行监控,准确掌握支农资金使用绩效。

作者:赵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