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对广元市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通过组织领导着力解决移民“五难”和库区增收问题,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加大库区政策、园区建设和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库区生产生活条件。

 一、广元市大中型水库库区的基本情况
  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秦巴山区南麓、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交汇处,是进出川北大门的咽喉重地。全市辖三区四县,其中: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属国家扶贫重点县(区),利州区、昭化区、青川县、剑阁县属省定贫困县(区)。
  全市幅员面积1.63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境内70%属山地类型,有嘉陵江、白龙江、宋江、清江河、潜溪河、闻溪河、南河等几大水系;境内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1080mm,主要集中在5~10月,形成了冬春旱、夏洪、秋涝的气候特征。
  全市粮油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等,高山区主产天麻、杜仲、川芎等中药材和香菌,畜禽主要有猪、牛、羊、鸡、鸭、兔等,森林覆盖率53.2%,城市绿化覆盖率39.5%。
  全市已建、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20座,移民人数近10万人。目前已经纳入后期扶持政策范围的水利水电工程有14座(水利工程7座、水电工程7座),享受后扶政策的移民人口为44462人,分布在全市7个县(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48个乡(镇、办)、594个村、1545个组。
  2011年已建且纳入国家移民后期扶持范围水利水电工程11座。总水面131.62平方公里,总库容40.6亿立方米,总装机862.47MW,年发电量29.43亿度,年供水5699万立方米,总投资76.75亿元,其中移民投资14.4亿元。宝珠寺电站涉及青川县和利州区、两河口电站涉及苍溪县和昭化区、紫兰坝电站涉及利州区、工农水库和紫云水库涉及昭化区,其余剑雄电站、升钟水库、杨家坝水库、白桥水库、文家角水库、闰家沟水库分属剑阁县和苍溪县;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3处,即亭子口水利枢纽、苍溪航电枢纽、沙溪航电枢纽,其中亭子口水利枢纽和苍溪航电枢纽在建工程已开始兑现安置移民后期扶持直补政策。
  二、近年来广元市各县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开展情况
  广元市大中型水利水电以升钟水库、宝珠寺电站、亭子口电站为主,移民后扶工作基本上分两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从1998年至2006年6月底。全市仅有宝珠寺电站库区被纳入全省大型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范围,该库区涉及青川县和利州区。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二滩宝珠寺铜街子电站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通知》(川府函〔1997〕401号)精神,市委、市政府结合移民区的自然特点,采取建设和完善移民区基础设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发展移民个体生产项目等多项措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共投入移民后扶资金5802万元,其中: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投入45万元,生产开发投入2745万元,生态及环境保护、治理投入428万元,其他投入49万元。
  第二阶段,2006年6月至今。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进一步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大对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广元市于2006年10月全面启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一是将全市移民人口44416人(截至目前人数)纳入了“600元”现金直发直补范围,并按季度及时足额兑现到个人;二是对无法核定登记到人的农村移民2901人落实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有效开展了“600元”项目扶持工作。通过直发直补和项目扶持,促进了库区和安置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广元市移民后期项目扶持总投资已达25152万元。
  为切实改善移民区生产生活条件,及时抓住新农村建设和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全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库区灾后恢复重建。
  (一)狠抓移民区农房重建。一是配合移民乡镇完成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其中青川县新建8000多户移民安置房,维修加固2000多户,完工率100%,建沼气池586口,改厨618户、改厕476户;昭化区改善住房面积26000平方米,建沼气池1876口;剑阁县改厨314户,建沼气池688口。二是实施移民农房重建示范点。其中青川县累计投入移民项目资金400余万元,受益移民1165户,房屋规整有序,设施配套齐备。
  (二)狠抓基础设施重建。各县区为更好地服务移民区建设,通过整合资源把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老区建设资金、交通建设资金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等多渠道资金投入到具备享受条件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集中力量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新修道路,解决“出行难”问题。青川县新建库区公路11公里,整治沿湖路130公里;昭化区整合灾后重建资金建设库区交通道路(新开、泥结碎石、硬化)167.25公里;剑阁县投资1066万元改建公路、机耕道59.28公里。全市30%的村主干道和60%连户路全面硬化,公路桥、桥涵、库区道路畅通。二是修建人畜饮水设施,解决“吃水难”问题。青川县修整饮水点25处,堰渠21公里;利州区解决6400人的“吃水难”问题;昭化区完成渠道整治16公里,新建山坪塘25口,整治扩建山坪塘38口,新增灌溉面积1980亩;剑阁县投资85万元新建人饮水井65口,投资81万元维修改造排灌站3座,投资121万元新建蓄水池65口共7250立方米。三是配套建设学校、卫生所等民生项目,解决“看病难、上学难”问题。各县区切实配合做好灾后重建项目征地及开工建设工作,在有大量移民集聚安置点的地方设立学校、卫生所等民生项目,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的深入实施,有效改善和缓解了库区和安置区移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截至2012年底全市库区和安置区1232个移民组所在村建立了卫生所,占移民组87.3%。移民村基本设有小学,移民乡镇中学基本实行了寄宿制,基本能够满足学生上学;适龄儿童上学率达100%。四是库区集镇市政设施、乡镇政权建设全面开工,逐步解决库区经济发展缓慢问题。整个库区基础设施项目规划齐全、布局合理、起点高、建设标准高。
  (三)狠抓特色产业发展。种植业方面,青川县大力发展种植袋料食用菌3000万袋,段木木耳4000万棒,竹荪500亩,1858亩油橄榄技改达60%、挂果率65%,各类水果1500亩,发展经济木林300亩,栽植绿化树20000株;利州区在宝珠寺库区沿湖大力发展万亩核桃园和岩桂达960亩;昭化区鼓励移民规模化种植猕猴桃723亩,烤烟950亩;苍溪县大力发展苍溪雪梨等。养殖业方面,青川县发展生态立体养鱼3000个网箱、恢复1000个网箱,投放银鱼卵6575万粒,增殖放流草鱼、鲤鱼、鲫鱼等65万尾;利州区和昭化区的生猪出栏率居全市前列。
  (四)狠抓移民技能培训。为全面提高库区移民群众劳动生产技能,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增加移民收入。广元市分别组织各库区移民群众举办了种养殖技术培训和移民干部培训工作,青川县移民部门和库区各乡镇政府牵头举办移民产业技能培训39期次,培训移民约1200人次,实现库区5乡镇劳动力转移4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近3000万元,已组织移民参加省上组织专业技能培训70余人;剑阁县分别在库区举办了8期种植业技术培训,共培训移民3560人,移民干部培训三期共430人,投入培训经费74万元,同时推荐移民52人参加省级劳动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的部分学员通过双向选择到成都等大中城市相关企业就业。
  三、移民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对库区移民后扶工作作出了“重视资源优势、着力改善民生、增大基础建设投入”的重要指示。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领导蹲点、部门联挂、项目倾斜等方式,着力解决移民“五难”和库区增收问题,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项目投入不断增强。通过资源整合和资金统筹,各地不断加快移民库区交通、饮水、用电、通讯等建设,有效破解了制约库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各县区紧紧抓住“5•12”灾后重建和对口援建、省市部门帮扶的历史机遇,利用搬迁、补助和统筹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并结合项目支持、“三改四建”,库区移民生活条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四)新兴产业稳步发展。各地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较快,农业产业化和特、优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五)社会总体趋于稳定。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移民生产有起色、生活有盼头,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开展库区村务公开、项目财务公示,变上访为下访,及时化解热、难点问题。移民上访人次逐年下降,库区社会总体稳定。
  四、全市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后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老库区攀比加剧。由于早期移民政策欠账较大,忽视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且补偿标准低,而新库区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致使新老库区出现了攀比,同时高速公路、铁路、招商引资等重点项目的补偿标准普遍高于水利水电项目,导致了移民库区的相互攀比。
  (二)政策性补助标准太低。现在执行的库区移民600元/人/年是2006年的补助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逐年上涨,此标准已不能满足库区移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
  (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由于库区人居环境都是新建点,防灾抗灾能力较弱,同时群众把钱都用在了住房改善上,对其他基础设施投入不够,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差。
  (四)收入来源十分有限。库区移民家庭均以“粮、猪、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库区支柱产业不强、生产资料缺乏、农业自然条件较差等也成为了移民陷入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
  (五)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新水库库区发展较快,老水库库区发展较慢;公路两边较快,沿湖两边较慢;靠近场镇较快,边远山区较慢;有项目支持的较快,没项目支持的较慢;海拔低的较快,海拔高的较慢;部门协同的较快,部门单打的较慢;群众积极参与的较快,等、靠、要、懒的较慢。
  五、做好库区移民后扶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统筹整合。要坚持“党政统筹、部门协同、群众自力更生”的工作机制和“基础为先、产业为重、强化项目扶持、着力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做好“五个结合”:后扶项目与其他行业投入相结合;库区移民与非移民相结合;基础设施与产业增收相结合;前期安置与后期扶持相结合;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
  (二)强化项目投入。争取提高直发直补标准,加大库区政策、园区建设和产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库区生产生活条件。抢抓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良机,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做好扶贫工作与移民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序推进连片扶贫整村建设,认真落实“十二五”扶贫发展规划纲要,带动库区的全面发展。
  (三)强化支柱产业。构建产村一体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农业。一是通过政府贴息贷款、项目扶持和涉农项目补助等方式壮大支柱产业;二是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含量;三是注重规模发展,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立专合组织和产业园区、基地,注重市场的对接和培育力度;四是创新经营机制,鼓励种养大户规模种养,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的经营模式,切实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四)强化素质提升。充分发挥库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技术带动作用,安排专项资金举办农民夜校、专业技术培训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知市场、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鼓励库区移民由农民变为农业工人。同时,各级基层政府、村组、基础党组织要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惠农政策宣传,抓好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库区社会和谐稳定。
  (五)强化监督管理。科学合理地编制好规划,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和项目资金监督,大力推行库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项目资金公示制度,确保党和国家的移民政策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全市库区移民后扶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作者:杨海生 李万红 邓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