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摘要:进一步改善行内审工作的对策建议,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抓好培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延伸,发挥着重要的基础防范作用。但是,在现实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需要我们找出原因,制定措施予以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发挥监督和服务作用来体现的。

  (一)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这是内部审计的基本作用,也是其监督职能的体现。内部审计是构成行政事业单位“免疲系统”的重要环节,其遵循查错纠弊、维护法纪、促进管理的宗旨,通过对单位领导经济责任、财政财务收支、基本建设、预算执行、资金绩效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审计,起到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监督管理、防微杜渐的作用,有利于单位及时纠正内部管理中不合法、不合理、不准确的行为。而且,由于其实质上是单位的一次自我评价和自我检查,与外部审计相比,具有更接地气和更精细的特点,可以起到基础性监督和自我调节的作用。以某市教育部门内审工作为例,2012年,该市教育部门共开展审计项目339个,审计资金总额13.4亿元,审出有问题资金278.6万元,促进增收节支694.3万元,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

  (二)内部审计的服务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工作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通过开展绩效、预算收支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审计工作,对单位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整体内控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有助于单位领导及时掌握内部管理情况,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和服务工作。如某市教育部门在2012年通过各种审计,完善了40多项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有财务预决算、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大宗物品采购管理等,进一步规范了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审计结果的公示和整改,获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已普遍具有内审意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单位内审工作,但是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总体仍然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审工作开展不广泛。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并没有全面开展,有些单位甚至从未开展过内审工作。如对某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的内审人员,从未开展过内部审计工作,只是在下属事业单位领导更换时,单位财务人员零星地进行一些经济责任审计。由于没有常规的内部审计工作,该单位在财务收支管理上存在大量不规范问题,如违背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政策,在下属单位或工会、协会开支各类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财务审批程序不规范,“三签”制度执行比较随意等。

  (二)内审工作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单位着重于财务收支审计,对基本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资产管理等方面审计工作还不够到位。如在对某单位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每年都进行常规的内部审计,但是审计的主要范围为财务收支,对单位房屋出租、基本建设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却很少涉及。而该单位在房屋出租中存在出租主体不够规范,合同条款自相矛盾,租金收入未纳入单位预算,用于发放福利等问题。在基建工程方面存在项目早已完工,但迟迟未进行财务竣工决算,资产长期挂基建帐,未办理房屋产权手续等现象。在盘点固定资产时发现,该单位将部分用于抵债的资产多年保存在财务部门保险柜内,未办理资产入账手续。

  (三)内审工作局限于事后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关注的是已经发生的财务收支事项的规范性和绩效性,很少直接参与到资金安排、使用等事前、事中审计,造成的主要后果就是部分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比较困难。如在对某单位财政收支审计中发现,该单位违规在下属单位列支局本级人员、公用经费,但由于经费早已支出,在审计时已无法整改。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内审机构不健全,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够清晰,一些单位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将内审机构合并到纪检、监察或财会部门,或者由会计人员兼任,使得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是内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性不够。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审计领域狭窄,涉及度不高;审计实施主要集中在事后审计,事前、事中审计参与度不高。由于整体工作尚不够完善,使得内审工作无法深入发展,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三是审计程序简单,规范性不够。相比程序严格的国家审计,许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比较简单,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也比较随意。

  三、进一步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内部审计作为单位自身的一项免疫系统,具有内生性和自发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单位领导的重视。在领导重视下,内审机构设置能够得到较好保障,地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人员队伍能够得到切实加强,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内审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加强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确保内审工作的权威性。

  (二)完善制度,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根本保障,内审工作有章可循,才能朝着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因此,应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和完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内审的工作范围、程序、内容和职责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的通报、公示、回访、质量评估、审计责任和审计纪律等制度。要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质量评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单位提供服务。

  (三)抓好培训,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因此,需要把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要加强自身学习。通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二要加强培训。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审计培训班、进修班,包括上岗培训、专题培训和后续教育培训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学习交流活动,促进知识更新,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和从业能力。

  (四)加强联系,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业务指导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条款的规定,加强与当地审计机关的联系,自觉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积极根据审计机关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单位内部审计业务水平。

作者:江维娜 单位:绍兴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