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乡镇财政所精细化管理焕新颜
人勤春来早,农家春耕忙。早春的一天,苍溪县陵江镇拱桥村村民文光杰一早上街买了化肥、种子、农膜等春耕物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多亏今年镇财政所提早兑付了种粮补贴,别小看这几百块钱,刚好用在节骨眼儿上。”
老文的高兴,源于苍溪县财政局实施的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激活了乡镇财政这道“末梢神经”,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文得益于此,财政局王仁祥局长也自有理解:“乡镇财政所是最贴近基层老百姓的前台,事关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事关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担负着服务‘三农’的重要职能,如何激活财政‘末梢神经’,为群众提供更好、更满意的服务,是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去年以来,苍溪县抓住“四川省基层财政规范化建设示范县”的契机,下大力气解决乡镇财政机构、人员编制、职能界定、队伍建设、基础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致力于实现乡镇财政“有条件办事、有人员干事、有制度管事”的乡镇财政建设和管理的工作目标,经过扎实工作,使农村税费改革后一度“空心化”的乡镇财政重现生机,乡镇财政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大幅提高。最近,我们走访了部分乡镇,现场感受他们取得的丰硕成果。
场景一:白鹤乡
——改善办公环境 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走进试点的白鹤乡,苍溪县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的直观成果扑面而来。财政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空调、饮水机、座椅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办事流程、工作职责、管理办法等服务指南一目了然,惠民补贴、汽车下乡、村级财务等服务窗口井然有序,办事群众与工作人员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显得亲切而温馨。“今天在这个厅里就可以把事情办完,不用这跑那跑的,看嘛,牌子上写得清楚,很方便。”一位前来办理摩托车下乡补贴的小伙子高兴地说。
像白鹤乡一样,目前全县39个乡镇财政所已有25个完成改造升级,到2013年全县所有乡镇财政将全部实现一站式办公、窗口化服务。
场景二:陵江镇
——实行信息化办公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现在从县到乡,从乡到村,从资金支付到会计核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资金管理链条。”陵江镇财政所所长何平一边说一边从电脑上点开民政资金、涉农补贴、项目资金管理等台账和资金来源文号、补助对象信息、项目实施进度等,这些都看得一清二楚。
以“金财工程”为支撑,陵江镇开通了财政办公平台、财政大平台和会计核算系统,实现了财政管理信息化、会计核算电算化。
苍溪县在大力改善基础条件的同时,积极推进管理水平上台阶,从健全制度、创新技术、深化改革等方面着手,对乡镇资金进出、使用的前前后后进行全方位管理。据了解,全县39个乡镇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130多套账务全部纳入全县统一的会计网络核算平台进行会计核算,全县778个村(社区)、居委会账务纳入39个乡镇村级资金专户,实行会计委托代理
服务。
场景三:元坝镇
——加强干部培训 打造高素质财政队伍
元坝镇财政所是由过去的六位所长、一位军转营长组成的,人员精干,都能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
元坝镇财政所长李元生感慨道:“面对财政工作量大,人手少的困难,我们全所同志始终团结协作、不辞辛苦……我们38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的账务核算管理实行了村财民理乡代管,具体负责经管的同志在去年全县组织的检查考核中还获得全县第一名;今年支付农民(一折通)补贴资金322.3万元,无分毫差错,也受到上级好评……”
如果把改善办公条件、完善规章制度归结为乡镇财政建设的硬件方面话,那么提升人员素质无疑就是加装一道激活“末梢神经”的软件。元坝镇财政所尤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种业务培训班,组织以提高财政干部业务能力为重点的学习交流活动;同时,坚持适排全体人员学习“三个代表”、《公务员法》、《党章》、《廉政准则》等,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使全体财政干部“思想稳得住、业务跟得上”,更好地胜任乡镇财政管理工作。
走马观花苍溪乡镇财政,他们在财政阵地建设上取得的可喜成绩令人欣喜。据了解,苍溪县财政局党组于今年年初就提出“团结和谐谋发展,务实创新强监管,服务保障上台阶,再创财政新业绩”的财政工作理念,提出在全县财政系统内开展争创“示范服务窗口”、“岗位业务能手”、“青年示范标兵”三项创建活动。全县乡镇财政所以此为契机,在作风建设、管理服务、履职能力上狠下功夫,大力提升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服务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作者:黄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