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召开全省财政工作会议 科学谋划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本报讯 1月13-14日,我省财政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郑建新作工作报告。省财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石建辉主持会议。
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豪会前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全省财政工作者在讲大局中要突出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以GDP论英雄,对限制开发区等重点要抓好支出管理,不搞所谓的形象工程、标志性工程、政绩工程;要贯彻习总书记在湖南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扶贫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发展产业,基本公共服务要保障,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财政部门绝不能为套取、骗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提供条件,如有违反要严厉追究责任。
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达到3307.29亿元,比上年增加369.34亿元,增长12.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23.61亿元,比上年增加241.45亿元,增长13.55%,我省公共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首次突破3000亿元和2000亿元。多个市县公共财政收入也实现了新跨越,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市州达到11个,超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49个。79个财政省直管县共实现公共财政收入842.82亿元,同比增长14.8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28个百分点。全省公共财政支出4635.5亿元,比上年增加516.5亿元,增长12.54%,各项支出保障有力。
2013年财政工作还在服务发展、改善民生、财政改革、财政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一些事关民生福祉和财政改革发展的工作亮点纷呈,如严格落实减税清费政策,取消和免征5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共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7.8亿元。在10个县市启动实施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重点扶持县域特色产业。投入节能环保资金约69亿元,重点支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金太阳示范工程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在全国率先启动政府绿色采购,对纳入“两型”产品目录的给予政策支持。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和条件改善计划,完善省属高校经常性财政拨款办法。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提高到2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提高到30元,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年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00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50元,保持“九连调”。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增加21元和16元,农村五保户集中、分散供养年补助分别增加865元和396元。落实各项种粮补贴政策,加强高标准农田、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资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发挥农业保险功能,支持抗旱救灾,共计理赔12.9亿元。省财政筹措资金6.8亿元,支持应对稻米镉超标事件。预算制度更加完善,财政体制不断健全,省财政对市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达到600.5亿元,缓解了市县财政运行困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本覆盖省本级、市县预算单位。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提高到村均6万元。拓展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全省共完成评审项目2.57万个,审减金额251亿元。推进预算公开和绩效管理,预算公开范围扩大到46家省直部门,重大民生专项资金公开范围扩大到97项,14个市州本级和31个县市区启动预算公开工作。严控行政成本,省直部门“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108家省直部门的216项专项资金实行绩效目标管理,93家省直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纳入省政府绩效评估范围。
会上,郑建新特别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强调“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要求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准确把握全会对财税工作的全新定位,深刻领会中央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科学谋划我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财税体制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力争到2020年构建四项更加科学的财税体制机制。一是着眼于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互动机制。二是着眼于完整、高效和透明,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三是着眼于人本、绩效和可统筹,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财政支出分配机制。四是着眼于规范、均等和可调控,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省以下财政体制。主要任务包括:一是调整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二是优化财政保障民生的制度。三是改进预算管理机制。四是改革支出分配机制。五是推进财政资金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六是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会议部署了2014年财政工作,重点有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民生财政建设。改进民生保障方式,充实民生保障内容,提高民生保障标准。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支持相关领域改革。五是坚持科学规范,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加快构建“六位一体”的财政运行管理新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积极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抓好厉行节约源头控制。六是坚持素质提升,着力增强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湘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