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论国有粮食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它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管理措施,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虽已制定了几部相关法律与法规,但尚未形成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体系。已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许多内容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相对较弱。内部控制的构建应当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针对国有粮食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殊地位,更应该建立一套适合于自身行业发展的粮食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

  一、构建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企业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由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内部控制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只要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着粮油的收购、储存、轮换、运输、加工、销售等业务,粮食企业结合产业特点建立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势在必行。

  二、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

  完善的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应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方面。

  (一)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的要求,经济业务的记录必须有利于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其他有关标准编制财务报表。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和核心,财政部在《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中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货与收款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担保控制、预算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存货控制等。粮食企业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应重点抓好货币资金、库存商品、固定资产、财务收支等控制工作。一是企业应根据货币资金收支管理制度,做到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分离。规模小和人员少的企业也要保证做到不能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二是企业库存粮油商品的管理,应建立健全粮油商品的收发制度,落实保管责任制。保管员必须核对粮油出入库通知单上的品种、数量、质量方能办理出入库手续。三是企业应完善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专职部门或责任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簿。财务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使用部门设立固定资产使用登记表,并定期核对。四是企业应加强对粮油商品销售与收款的控制,明确销售、发货、收款业务的控制责任。销售部门负责销售计划制定、销售合同的签订、催收销货款等工作;财会部门负责对销售业务进行记录,对出库商品进行检查,督促应收款的催收以及与银行进行资金的核对;仓储部门应审核商品出入库手续是否完备,办理出库具体事宜。五是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对经营收支的主要项目尽可能进行预算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做到预算编制方法科学,预算内容符合企业经营要求。

  (二)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主要与经营效率和贯彻管理方针有关,通常只与财务记录有间接关系,一般包括统计分析,时时动态研究即工作节奏报告、业绩报告、员工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受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内部监督等因素的影响。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的诚信度、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风险评估,指管理层识别和分析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控制活动是指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粮食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信息与沟通是指为了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职责,企业必须识别、捕捉、交流外部和内部信息。内部监督指评价内部控制实施的进程,即对内部控制改革、运行及改进活动评价。这五方面相互关联,控制环境是基础,在规划控制活动时必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细致地了解和评估;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企业内部信息有效地沟通;最后,实施有效的监控以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施质量。粮食企业应建立一套符合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组织机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单位负责人率先垂范

  内部控制是来自单位每一层面的具体行动,而单位负责人的意识和行为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单位负责人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是必要的,即使其他方面的条件暂时不具备,也完全可以经过努力来实现。如果职员感觉到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那势必不会存在一种高效运用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的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整个单位职员的控制意识。

  (二)加强内部人员的监督

  在重视程序监督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内部人员监督。一是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重大决策集体审批制度;二是建立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制度,会计、统计及保管人员应经常核对库存粮油商品,做到账账、账卡、账表、账实一致;三是加强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控制,建立岗位轮换和定期稽查制度,定期检查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三)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这个过程的管理必须制度化。单位内部应设置审计机构,强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漏洞和隐患,修正和改进控制制度,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移到对单位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建议上来。

  (四)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

  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要求单位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保证财务工作有效进行。特别是在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基础上,把好货币资金收入支出关,建立授权批准制度。同时,要加强票据和印鉴管理,建立票据购买、领用、登记、注销制度,对所有票据均进行编号,对使用过的票据与会计账务核对相符后,方可予以注销。由专人管理印鉴,票据与印鉴相分离,由财务负责人掌管财务印鉴,加盖时要审查有无审批手续,金额是否正确,用途是否符合规定。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授权人保管。

  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重视财会人员的业务学习,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增强其工作责任心,提高其工作能力。

  (五)强化外部监督,督促企业完善内部控制

  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有指导、监督和检查责任,国家的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并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加大执法力度,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作者:刘玉静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