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 我国民营企业规模、特点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至关重要。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突破千万家,达到1059.8万家,同比增长12.6%;截至2012年9月,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2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3%,户均注册资金达281.3万元,同比增长7.8%。同期,我国个体工商户总户数达3984.7万户,同比增长7.8%。民营经济产业分布更趋合理,近三年,从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在户数和注册资金的增速上均显著高于整体增速,远远高于同期国民增长速度,但企业的融资问题却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最棘手的问题。从我国民营企业形式来看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我国民营企业规模偏小,总体经济实力不强;有限责任公司约占70%,股份公司约14.6% ;民营企业中拥有管理股和技术股的不足10%,拥有职工股的企业不足20%;资本结构单一;家族企业占绝对比重,经营管理集权化。
2 我国民营企业主要融资途径
在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第一主要依靠自身内部资金积累,第二是通过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也是民营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抵押贷款,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第三是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民营企业融资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江浙、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
3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差的原因
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政策规定上看,我国民营企业的地位相对国有企业较低。国家政策的局限阻碍了多数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地方行政垄断政策明显,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很多地方的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很大,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名目的侵扰增多,地方经济保护主义增强。
第三,民营企业税收负担总体比较重。税费负担重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并且对企业的影响逐渐加大。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高达4094.34亿元,同比增长49.49%,比全国税收增长率高出26.93个百分点。
第四,受到全球金融经济下滑与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外需减少很多。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前3大贸易伙伴的贸易表现均优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体水平。与上述三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降 幅分别小于总体降幅7个、9.8个和1.5个百分点。其中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487.8亿美元,下降20.2%。美国为第二 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394.3亿美元,下降17.4%。日本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285.6亿美元,下降25.7%。国外需求降低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产品出口打击很大。
第五,民营企业之间的存在的“三角债”问题严重,许多企业因为“三角债”导致资金链紧张,经营困难。
第六,很多企业面临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金融市场发展缓慢加大企业转型难度。
4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所造成的影响
第一、民营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投资积极性将大大的受挫。如果融资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他们的积极性就受挫,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长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二、社会就业压力将无法缓解。中国现在面临巨大的社会就业的压力,缓解就业压力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加快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在解决就业问题中是起重要作用的,不仅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容纳了直接就业,而且也有间接就业,这些都是造成增加间接就业的手段。
第三、非正常融资将进一步扩大,导致金融风险增大。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时,不得已从非正常金融渠道融资,这对民营经济本身和对中国金融现状都是风险增大的表现。这种非正常的金融链条,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它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
第四、导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重组进程放慢。因为民营企业从三个方面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重组:
(1)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投资改制中的国有企业。
(2)与国有企业配套生产发展的,大中小企业需要成立一种配套体系为之服务。
(3)吸纳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分流出来的职工就业。国有企业出来的职工70%是被民营企业所吸收了,从以上就可以看出,假定民营经济还是融资难,那么民营企业发展就受阻碍,同时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的重组。
第五、外资将趁机控股某些民营企业,或者迫使一些民营企业依赖外资。这种情况当前已经出现了,不要轻视这个问题。民营企业可以同外资合作,但同外资合作都应该在双方互利、公平的条件下。假如民营企业是因为融资困难而没有办法,迫使它只有采取向外资企业做重大让步,甚至被外资企业所控制的情况。这样的话,对整个中国经济是不利的,不要认为只有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才是我们的民族工业,民营企业同样也是我们的民族工业。总之,融资难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严重后果,现在还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到,时间是紧迫的,久拖不决,恶果会越来越明显。
5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1)金融市场的制度公平性、市场化变革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正式公布,对民营企业发展是一个好消息。公报中关于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表述最主要的亮点有两个:一个是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另一个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造成市场不开放、竞争不平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有垄断企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圈,这些既得利益难以退出。这一点从深层次来看,是意识形态和观念的问题,反映出一些计划经济思维惯性还在一些经济管理部门中延续。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的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民营企业对进入石油、电信、铁路等垄断领域非常期待,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领域回报收益率高,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其完善产业链,发挥产业链的优势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金改、民营银行等概念在社会上热议,但具体措施并没有实施。这就需要改进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有实质性推动,并且政府部门要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干预环节。
(2)民营企业自身结构调整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企业信用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民营企业产权。民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对产权进行改革,我国大多民营企业是以家族式经营的企业,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另外,我国有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采取挂靠政府、集体、投资入股等方式,与地方政府有着相当大的联系,不同程度地在加大了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使得许多民营企业无法将产权向银行抵押贷款。
2)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民企的资产相对的较少,负债能力有限,不能吸引太多的投资。同时,大多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财会制度落后,账目不清,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民企财务信息审查难度。
(3)加强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发展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机构
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是商品经济发展和信用经济发展的产物。信用担保的形式有政府参与的信用担保,有民营企业间的互助担保,有商业机构的担保。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信用担保机构为政府参与。建立民营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是目前我国企业融资问题非常迫切的工作。可通过以下方式:一是建立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评价机制,规范各类信用中介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二是由政府拨款建立非盈利性的担保公司,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三是民营企业可以集资建立互助基金,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或民营银行,吸收民间资本参股,促使民间资本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玲,耿成轩: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科技与经济》2013年第26卷第4期 57-61页
[2]陶婧:破解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中国电子商务》 2013年第17期
[3]张德民:民营企业融资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经济师》 2013年第2期
[4]张健美:民营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的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4期
[5]陈进德:探究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创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
[6]王玉玲:浅析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企业导报》 2012年第24期
[7]刘世云,黄佑军,曾林扬:基于信用体系建设的民营企业融资模式研究《价值工程》 2013年第22期
[8]戴新民: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事件与制度《财政研究》2013年第2期
[9]祁科豪,卿松:温州与泉州民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经济论坛》 2013年第1期10.曹文静,赵俊: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经济视野》 2013年9期
[11]丁箐岚: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重构的创新探讨——基于融资担保制度框架改进的新视角《中国商贸》2011年23期
[12]汪棪:关于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探讨《中国外资(上半月)》 2012年9期
[13]张志奋,刘亮亮:浅析浙江省民营企业融资存在问题与对策《商情》 2011年8期
[14]黄莉娜:民间资本与闽南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解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
[15]王沛悦:广东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企业导报》 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