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统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建设
在全面实施“企业一套表”中,基层统计工作者是企业一套表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第一道防线,是政府统计的源头,是统计工作的根基。作为一名基层统计工作者,提升个人素质能力是提高统计服务科学发展和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水平的内在要求,更是适应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工作的客观需求。
▲▲一、基层统计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提升统计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党和政府对统计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工作日渐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变革调整,统计对象日益复杂多变,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提升统计技术能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统计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统计方法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现代的数据传输和加工处理方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方式,统计分析方法、手段越来越先进,统计数据信息生产、管理、发布和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些变化都对我们统计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需要。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统计工作面临新的考验。真实、可信、完整的统计数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实施科学决策,准确判断经济走势的重要依据。提供真实、可信、完整的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统计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二、基层统计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重点
(一)统计业务能力建设。做好统计工作就要加强统计理论基础、会计、经济、金融商贸、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具备扎实的岗位专业理论知识。调查研究是统计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要注重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增强对客观情况进行考察了解,探求事物本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对统计工作者的一种素质要求。
(二)综合工作能力建设。统计作为政府服务部门,要更加重视统计监测分析,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统计的本质要求是用真实、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为制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要提高数据解读能力。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准确把握反映经济社会出现新动向、新态势信息的能力,经过科学的加工整理,以准确的方式来解读经济社会现象,预测发展态势,提出独特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应把创新作为一种基本素质,积极适应形势,努力更新观念,勇做探索、创新的带头人。
▲▲三、基层统计工作者素质能力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统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建设,为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统计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影响着统计行风政风建设,影响着统计部门的形象和统计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确保统计部门为企业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不仅是统计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统计行风政风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
(二)强化统计工作者业务能力。统计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 以一套表为例,一套表主要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情况,能源和水消费情况、科技活动、信息化情况等方面内容,涉及的统计专业有: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工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统计、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建筑业统计、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统计、能源统计、劳动统计、科技统计等专业 ,涉及范围广、专业多,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工作者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到位,努力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
(三)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四大工程”实施后,基层统计工作重点将从过去繁重的数据收集汇总、报表填报转向对原始数据的核查和对企业基础统计工作的督导,转向对统计知识的普及、统计工作的宣传和统计数据的传播。统计基层工作者要积极适应这一新情况、新变化,紧扣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和社会公众服务。积极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确保分析的质量要高,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善于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要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杜立军,李建明.转变工作重心适应一套表改革[J]中国统计,2012(1):36-37
[2]汲凤翔,徐荣华.关于实施企业一套表的几点思考[J]中国统计,2011(5):7-9
[3]杨育民.做好“一套表”要有一套[J]中国统计,2012 (8):5-6
作者:代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