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创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账务管理方面的混乱
医院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组织,其所具有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这不仅体现在数量方面的庞大,而且也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分散性。在这种情境下,固定资产管理也必然需要牵扯到医院内部的多个部门,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情况调查时容易产生疏漏。这些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工作方面所体现出的模糊性也难以为医院领导班子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导致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漠视,出现较为严重的重复购买与闲置的状况。另外,经济效益当前并未获得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较为广泛的关注,使得在资金应用与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上的不够科学,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账务管理的混乱状况。
(二)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不是很高,这种较低的效率主要是由于医院自身的原因导致。在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较多,每个部门通常较为关注本部门的实际使用情况,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要求添置新的仪器装置等,并不考虑当前医院所拥有的仪器资源,从而极有可能带来重复购买的现象出现,在仪器出现多余的情况下,通常每一台仪器设备都很难被充分使用,也就导致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状况出现。除此之外,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并未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往往过于关于财务方面的总体支出情况,而对于支出的细节内容,如支出的标准规范、费用的科学归类等却并不加以关注,这显然更容易导致对于固定资产支出方面的混乱,进一步带来低效率使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三)资产账账不符及账实不符
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时,只通过“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一级科目进行核算,单位报账员在向核算中心报账增减固定资产的同时,需要自行登记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备查登记簿,但部分单位报账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要么根本没有设置以上账簿,要么没有及时登记,因此盘点核对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时,必然造成账账不符。
▲▲二、创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的对策
(一)基于新会计准则创新固定资产的管理思维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而言,新的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影响主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面。固定资产折旧是指按照固定资产所能够应用的时间长度,采用制度所要求的具体方式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额的计提,并进一步将这个折旧数量进行科学的分摊处理。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运营体系也有着较为显著的变化,而这又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周转率方面。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指标体系,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运营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的净值的比例,这个比例越大则说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带来的营运绩效也就越好。当运营的整体收益不发生变化时,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固定资产数量会发生减少,而这显然可以带来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在新会计准则下,盈利能力方面的指标体系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也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核算树木减少带来的,执行新会计准则将使得净利润水平增加。因此,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下,医院必须对核算准则的变化进行了解,从而更好的解读相关的指标体系信息,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思路。
(二)构建保障制度,推动文化构建
搭建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执行部门。这一工作首先应构建工作推动及督导小组,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范的审议、备查及督导落实工作制度的执行;其次构建工作分组,负责固定资产管理规划、推动及督导小组各项行政业务;最后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专案小组,负责推动及执行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工作。上述工作的顺利实现,就必须编制详细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要点与制度安排。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往往涉及到较大的范围,不仅要求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参与,而且还需要员工等的大力配合。
制度的构建带来的是固定资产管理文化氛围的形成。除上述制度构建工作外,医院应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文化,通过紧密结合自身外部环境的发展状况,不断创新规制层面的固定资产管理文化制度体系,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更好的可遵循的制度,从宏观层面保障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性建设。强化医院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引导作用。加强医院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是规范管理体系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这样可有效督促医院管理者在保证自身规范行为的基础上,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行为的监督规范,从源头上保证体系建设的完备性。
(三)科学解读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财务指标
构建并科学的解读一个有效的固定资产诊断指标体系对于固定资产的防范十分必要。医院固定资产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医院服务及运营权益的损失,更可能引起总体一连串财务问题。当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发生财务问题时,医院的营运大多会产生部分特别的征兆。由于财务报表是医院整体的表现,因此财务指标可以透视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与相关财务结构的变化。
固定资产管理盘点的相关内容是下一年度进行经费预算与拨付的重要参考,这就使得有必要将这一项工作加以细化,保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具有一定条件的医院而言,在登记入账环节中,还可以将图片格式的账单引入到该项工作当中,有效做到降低固定资产的质量界定,避免以次充好,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结语
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可以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新会计制度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但促进了医院固定资产的规范化还保证了其的安全和完整,使固定资产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力进而可以为国家和人民争取更高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戴艳红.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3期.
[2]徐向丽,章新蓉.高校与医院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的比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年第1期.